首页 > 民生 > 正文

【先进模范】王付波:生如夏花,只为绽放

时间:2023-03-27 11:56:32      字体:  打印  播放

王付波系竹溪县兵营镇四条沟村人,出生于1983年,农民,肢体残疾一级。一直以来,他始终坚守乐善好施的信条,将乐于助人贯彻到生活点滴,奉行善良、诚实、本分的优秀道德准则,年纪轻轻便已经收获许多身边人的尊重及肯定。

微信图片_20230327115426

2002年王付波是山西某煤窑的一名工人,某天得知竹溪县新洲的一个小伙子同在山西却误入黑窖,出了事故被砸伤了双腿,那小伙子孤身一人,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同乡王付波,王付波得知后主动将小伙接到自己务工宿舍,硬生生独自照顾了他3个月, 直到小伙康复,也没要过一分钱。

但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在山西煤矿打工时,王付波发生意外伤到颈椎,导致身体脖子以下没有任何知觉,造成高位截瘫,吃饭只能勉勉强用勺子进食,对于一个正常生活了数十年的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不能做废人,高位截瘫也要自力更生。”

王付波没有陷入命运的漩涡,不做命运的奴隶,不失生活的动力,坚守自己的信条,坚持用有限的身体条件,在以后的多年创造了无数善举。

2008年4月,他买回了自己的第一台三轮车,经过改造和长时间“魔鬼式训练",右手可以控制车了,左手也开始有了一点点握力,渐渐能够熟练驾车的王付波开始考虑跑货运出租挣钱。早年乡村的交通还不发达,路也崎岖不堪,群众买东西极端不方便,同村人经常找他带一些零星东西,他总不厌其烦,从不收取1分钱。

作为高位截瘫患者,王付波的每一步路都比常人走得艰辛数十倍,他深深明白其中的苦楚。在自己生活日渐走向正常的同时,他总是会主动帮助残友群的其他截瘫病友,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是每次残友群得知有人有困难时,他总是会带头献爱心,积极地帮助别人。久而久之,王付波的事迹传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耳里。后来,在政府和残联的支持下,王付波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商店,日子过得愈渐稳定。疫情期,他千方百计购得300个口罩送到疫情一线。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当他坐在轮椅上面对络绎不绝的釆访时,苦涩的笑道:

“我确实做了许多好事,但是做那些事情的时候,我并没想着要让别人知道。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情,总是挂在嘴边影响不太好,而且我向来对金钱的观念也淡如水。这也是我为什么能坚定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原因。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发散更多热量、传递更多能量,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罢了。”

如今,王付波正在积极申请他未来的遗体捐献事宜,准备将其身而为人的最后一笔“财富”留给这世界上有需要的人们。

微笑生活着的王付波,他的小事迹感染很多人。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