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竹溪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一条街带活一座城”新图景

时间:2025-08-25 11:43:40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袁正伟 报道:8月15日晚,竹溪县武陵不夜城光影街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街。非遗打铁花闪耀夜空,复古蒸汽火车鸣笛腾汽,七彩烟雾弥漫街区,现场化身巨型电影片场;河道水秀剧场将花式喷泉、雾森激光、全息巨幕等有机组合,呈现出一场顶级视听享受。在光影街内街、外街沉浸式感受民国风情电影实景演绎,“武陵谍影”NPC角色扮演互动同样热闹非凡。

当晚,来自陕西、重庆、湖北等地的15万余名游客涌入这条600年历史的西关街,体验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光影盛宴。游客在这里不仅感受了光影的浪漫,更触摸到竹溪文旅融合的多元脉动。

就在几年前,武陵不夜城所处的西关街还是一条沉寂的街区,房屋入住率低、商铺空置率高。

2023年,竹溪县牵手十堰市文旅体投成立运营公司,撬动社会资本1.4亿元,招引112家市场主体入驻,将闲置10年的2.3万平方米商业楼盘,转化为集戏曲体验、美食汇聚于一体的活力街区。这一转变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价值达7.3亿元,更带动了35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开街一年多来,武陵不夜城接待游客突破21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鄂西北网红打卡地。

竹溪文旅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和美食资源优势。

生态优势是竹溪最亮眼的底色。作为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竹溪境内376条河流滋养出76.8%的森林覆盖率,各类珍稀植物与金丝猴、林麝等野生动物和谐共生,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每立方厘米2.8万个,拥有“中国森林氧吧”等国字号生态名片,是都市人群向往的康养秘境。依托“茶、药、食、水、森”等特色资源,竹溪开发出“森林徒步+星空露营”等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年接待生态康养游客超50万人次。

“山二黄”文化优势为文旅发展注入灵魂。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山茶花》《青春何恐》等剧目相继荣获湖北省综合文艺最高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成为十堰地区近年来文艺创作最高成就和水平的艺术精品和标杆性成果。每晚都会在武陵不夜城上演的《武陵梨园情》更是以“文化基因植入”实现了“一条街带活一座城”的聚变效应。如今新开放的光影街又以“科技赋能体验”拓展出电影街、皮影街等四大科技场景,让传统戏曲在元宇宙技术中焕发新生。

美食是竹溪吸引游客的重要法宝。清晨的一碗豆腐脑、一个排骨格格再加上热气腾腾的小笼包让人味蕾觉醒,开启美好的一天;午间炒上几个魔芋豆腐、酸豇豆炒腊肉等特色农家菜,再搭配独有的竹溪蒸盆,让人活力满满,充满能量;晚上闲坐河堤,一扎啤酒、一盆烤鱼、再配上点烤串,瞬间消除所有烦恼与疲惫。不打烊的美味满足不同时段的味蕾需求,慢生活、烟火味,留住了游客的心,也留住了游客的胃。

一路有戏,慢养竹溪。从东门老街的水漾月宫,到关垭楚长城的《芈月出关》历史情景再现;从鄂坪黄花沟乡村美景,到大石门仙暇小镇的亲子乐园;从夯土小镇的农耕文化展现,到中峰贡米基地的田园风光……来竹溪,能玩能看的地方多,是游客最多的评价。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天延长至3天,二次消费占比45%,夜间消费占比高达87%。竹溪正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跳出“单一街区”思维的系统性布局,串联生态景区发展,让“头回客”变“回头客”,形成“一日游”到“三日游”的消费升级。

小城有戏,慢养竹溪。武陵不夜城光影街的开街是竹溪文旅持续创新深化“文旅+”战略续写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夜间经济繁荣的崭新一页,她正产生强大的“磁石效应”吸引八方游客汇聚带动消费热潮涌动。成为竹溪撬动文化资源转化产业融合升级全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支点,为竹溪的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这座小城的故事还在继续,这座小城的未来将带给你更多惊喜。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