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昶禾杯”大美竹溪征文选登丨营盘山上

时间:2024-10-15 10:03:00      字体:  打印  播放

由湖北昶禾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竹溪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昶禾杯”大美竹溪美文征集大赛,自7月30日发起征稿以来,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踊跃来稿。经遴选与主题契合度高的优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请关注。

营盘山上

一、百草溪

一只红腹锦鸡站在高大的珙桐枝头,它缤纷的翎毛与雪白的桐花交织成天然的锦缎,金凤蝶在野牡丹上飞舞,林蛙在看不见的水边“阁阁”地鸣叫,松鼠跳跃在红豆杉上,那里有几只猕猴眯着眼打量着这些比它们更灵动活泼的小东西。偶尔有一只狗熊路过,然后慵懒地消失在灌木丛中——它们是奔着红艳的火棘果去的。万亩海棠如火如荼地在山巅绽放,峰群嘤咛,银子一样柔亮细腻的阳光,无边无际洒在苍苍莽莽的绝龙岭群峰中央。

辽阔、遥远、从容不迫的时间,栖憩在碧绿透明的营盘山的春天,我的脚步已经抵达这里,进入公元2023。高达40米的楠木,笔直的树干矗立,它拥有上千年的树龄,它的树冠遮天蔽日;整个百草溪的森林里飘浮着木叶的芬芳,展现一种春色的杂乱和拥挤……这鲜嫩的绿色中也夹着苍黑,那是死去的老树,树皮斑驳,枝干却仍然倔强地直指青天。还有散落在林间的枯枝,静静地卧在土壤里,身上长出美丽的菌子。

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海棠。这里的万亩海棠都是野生的小型乔木,翠绿的叶子,枝条密集坚实。它们开出的粉红色的花朵,极易令人误为山桃花;但它们更有力量,更喧闹一些。它们欢呼着,摇动着竹溪的春风。在谷雨,太阳君临的清晨,露水珍珠般向土地滚落,群群簇簇箭竹如同飘雪,海棠的香气随着阳光弥漫,飘浮在峡谷和山冈。流水叮咚,响着木鱼一样的清脆声音,穿过青青草地。

营盘山间有奇美之幻境,令人悄然迷失。比如在这样的春天,这样如云的海棠和如银的飞瀑,浮着清芬不绝地往山外流去。在这样宁静的香气里,忽然有画眉的啼鸣,来自那幽谷的某一处,使云雾沉浮于阳光。或者有时并不是画眉,而是黄鹂,那是一种更清丽婉转的声音,它的声音里荡漾着一种竹子的清甜。

这多么符合我的梦境,在营盘山,我身体渐渐开始发热。在林间的拨开层层虬结的藤条前行,虽然颇有情趣,但也有跋涉的艰难。阳光渐炽,山雾渐散,露珠上的斑斓的光彩在飞升;我终于走出幽谷,来到一处水潭前。

我身上立时感受到幽幽的清凉。那一路指引我的叮咚声现在清晰无比,它有着不变的韵律和节奏,悠然平和。我找到一块青石,拂去上面一层柔软的零碎针叶,在此间坐下,望着被潭水染绿、被枝柯剪碎的那些细小的天空,一任天荒地远。这时候,时间在倒转,岁月在回流,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我没忘记了自己的欲望和思念,滴水潭成为我的呼吸,营盘山上不老的呼吸。

二、山河烈

营盘山的主峰海拔有2375米,从海棠花海一路行来,是一条充满神奇想象的山脉.阅读过民俗客栈旁边的碧水金阳,辗转在游步道上行走,接受百草之溪的沐浴;然后是飞瀑直下的小小激流,给峡谷以迷离幻境;幻境中是真实的原始森林,有不知名的野雀成群飞越峡谷,落到遥远的山头。

相传,绝龙岭是闻仲战死的地方;他曾经在营盘山上练兵扎寨;故此山得名营盘。闻仲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帝乙托孤大臣,纣王重臣、太师,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此人法力无边、位极人臣,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风雨飘摇的江山社稷;他的一生南征北战,百战不殆,却在西征西岐时战死绝龙岭,亡于云中子所炼通天神火柱,其麾下众截教门人亦尽数丧于阐教姜子牙等人之手,也从此敲响了纣灭商亡的丧钟。

闻仲是神魔传说中的人物,历史并没有没有记载,上商纣时期的太师并不姓闻,也就是说闻太师的历史原型可能并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崇拜这样一个文学形象——也即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欲挽狂澜于既倒、大厦之将倾的悲剧英雄。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境,有一刹间,我回到了上古时代。我想象闻太师于晨光或夕辉下在此散步;那峰回路转,满山苍翠,本是他的梦想之光。

三、龙王垭

营盘山的生态茶园景区,我以为龙王垭养生山庄最美,茶文化画廊是一条窄长而蜿蜒的山路中的一段,谷底有人家,山上便是茶树,在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间,有那么一片巨大的茶园,沉浸在飘袅的白雾间,最是美妙。

竹溪龙峰茶产于高山,空气清新,多雾多雨,气候变化频繁;龙峰茶在这里生长着,山峰雾腾如龙,相传是龙王藏身之地,茶叶锋苗挺拔,沏泡后形如百龙竞游,故名为龙峰茶。或者说是在鄂、渝、陕交汇处最纯净的绿色山野上,孕育了这种香茗。我知道此茶的珍贵,品过之后,便买了一罐,带回去留着写我纯粹的诗文时喝它,我相信龙峰茶的郁郁葱葱,也会融入我的文字里。我喜欢它淡然回甘的清润余香。

我住的客栈是一户农家乐,主人家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的儿子大约十七八岁,普通话只说短句,方言有些重;看他清秀腼腆的面庞,真是一尘不染的山中少年。他陪我到处转,看他家养的蜜蜂,好多蜂箱错落着摆在屋东头的一个岩坡上,远看时像一个个的小石礅。蜂箱漆过,然已褪色了,蜂子飞来飞去,他说这蜜大部分是海棠花蜜,最是清甜。他们的早餐叫“格格儿”,以洋芋块做底子,摞上一小笼粉蒸排骨(或肥肠),肉或肥肠爽滑细嫩,入口微辣,齿颊留香,每吃一口,都感到由内而外的舒坦。“格格儿”的名称来源也非常有趣,由于炉子上的小蒸笼往往多层摞起来,竹溪人俗称一层为一“格格儿”,小吃便由此得名。

午餐是洋芋干炒腊肉,晚餐吃洋芋汤。洋芋汤是用新鲜的土豆切成薄片,佐辣椒、蕃茄、木姜子等等煮成,连汤带土豆片一起吃,有些酸辣,有些椒味的微辣微麻和香草式的芬芳。

大家都在吃,吃得十分静,我感觉他们都在看我,抬头看时,都是一双双陌生又亲切的眼睛。屋外偶有牛叫声,晚风凉了,沁凉的竹溪之风无边无际,弥漫至农舍,我感觉到凉,但是洋芋汤又从心中热起。岁月无边,人生不远,有一碗洋芋汤在我的流浪里荡漾,像营盘山上空一轮孤悬的月亮。悠静的山谷,杜鹃的夜啼,锅子里煮着酸菜和腊肉,碟中有清炒的鸡蛋、麻豆,还有不加油盐的酸萝卜。

苞谷酒上来之后,有人唱起了竹溪民歌《掐菜苔》,他们用营盘山的语音唱:

妹在呀门前哎掐呀嘛掐菜苔

青菜心心萝卜缨缨

瓜子儿落花生生看呀嘛看花开

妹在呀门前哎掐呀嘛掐菜苔

哥在那个门前

六支莲花六支梅花四季花儿开

哥哥呀和妹妹呀是真呀嘛真相爱呀

天长那个地久不呀嘛不分开

是的,天长地久不分开,在营盘山,在自然与人文的活动幻化的秘境,尘埃尽去。不分开的是河流,峡谷,高山与森林,还有天空和山寨。(完)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