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昶禾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竹溪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昶禾杯”大美竹溪美文征集大赛,自7月30日发起征稿以来,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踊跃来稿。经遴选与主题契合度高的优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请关注。
绿色珍珠偏头山
有一颗生态珍珠,闪烁在我国版图正中大地之上;有一片绿色海洋,镶嵌在鄂陕渝交界的秦巴山中。它就是享有盛名的湖北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如同竹溪人的绿色瑰宝一般,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安坐于秦巴大地,矗立在江汉平原之巅,涵养着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护佑着中原大地生态,承载着我国中部重要生态屏障。
“走进森林心脏,给生命加油。”公园的文化标志显著地标注着生态特质和公园特性。3414公顷的公园,木材蓄积量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2.7%,负氧离子含量超过每立方厘米3万个,年均气温14.4℃,为国家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养生的最佳去处。广袤浩瀚的森林海洋,既是竹溪的“绿色客厅”,也是十堰的“天然氧吧”,更是湖北的“鄂北绿肺”,被植物专家称为“生物多样性宝库”。又因为它绿得认真,绿得透彻,绿得惊心动魄,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长寿乐园和世外桃源。
悠久的历史——标注偏头山文化厚度
《竹溪县志·舆地》记载:“偏头山,县西南三十里,相传真武帝飞升于此,有祖师庙观。”道家修炼之所谓之“观”,佛家修炼之所谓之“寺”,儒家修炼之所谓之“堂”,神仙居之所谓之“庙”。由此可见,古时政府早就认定偏头山为道教圣地和神仙宝地。湖北《府治通论》记载:“偏头山山尖为真帝飞升时蹬偏。”竹溪《文史资料》记载了偏头山的来源:偏头山原来叫昂首山,为老子踩偏。传说老子站在昂首山看武当山,武当山高出昂首山三尺,站在武当山看昂首山,昂首山高出武当山三尺。民间谚语“这山望着那山高”即出于斯。
偏头山何时偏头,道教何时兴起,道观何时建造,史书上没有记载。有关偏头山偏头的起因,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老子李聃踩偏,一种是真武帝叶光纪飞升时蹬偏。
李聃,姓李,名耳,字伯阳,也称李耳、太上老君。李耳是周朝时期朝廷保管库银的小吏,行职之余,呕心沥血著述《道德经》,成为道教始祖。据竹溪史料记载:李耳的《道德经》完成后,得到儒家始祖孔子的肯定,之后便弃官隐居峨眉山潜心修道。教派的兴旺和发展,仅限于一山一地是不行的,必须传播到更远更多的地方,于是,李耳便由西向东,经蜀入楚,一路传教讲经来到昂首山。登上昂首山,立于山巅,一山独擎,群山皆小,一峰至尊,万山来潮,云雾缭绕,仿若仙境,李耳便陶醉其中,心旷神怡,于是,李耳在此结草为庐,收徒讲经,传播道教。之后,请来远在鲁国的好友鲁班修造道观。虽说鲁班神力无比,但在荒无人烟、高耸入云的山顶之上修庙造观实属不易,于是便一造就是三年。在道观快要完工之时,鲁班家中的白发父母,因思儿心切,千辛万苦来到了昂首山。鲁班见母,既喜且忧,喜的是异乡见亲,忧的是好友李耳得知后,会责怪他鲁班不忠不孝。母亲告诉鲁班,自从鲁班离家之后,杳无音信,父母思儿心切,便四处寻找。在找寻儿子途中,父亲迷路山林,葬身虎腹。闻知此情,鲁班泪如雨下,失声痛哭。随后,鲁班悄悄把母亲藏起来,当晚,用窗花盖在母亲身上保暖御寒,直到道观建成,才带着母亲一道返回老家。竹溪现存多处鲁班桥、鲁班场、鲁班石、鲁班庙、鲁台寺等遗址,且存有国家一级文物《鲁班经》。
偏头山,竹溪人民心中的圣山、仙山,像诗如画,让人永远评不完、赏不够;又似一位天姿国色、亭亭玉立的美女,在群山中起舞,在原野间歌唱,使人永远离不了、看不厌。诵读偏头山的历史,你会陶醉其中,其乐无穷;体味偏头山的文化,你会如饮甘露,心旷神怡,神飞思扬。
浩瀚的森林景观——构筑一方世外桃源
偏头山林立于竹溪县城南部群山翠峰之中。因其高度卓然,偏头山及其所在的睡仙峰如同鹤立鸡群、莲池出池水一般,起立于群峰之上,既与诸多秀峰连为一体,又明显地区别于其它山峰。
浩瀚的森林公园,以林出秀,以峰出名。境内景观让人过目不忘的,莫过于惟妙惟肖的睡仙峰。与偏头山融为一体的睡仙峰,以其鲜活的身材、优美的线条、高高在上的姿势,如同壁画一般显著地呈现于县城西南,护佑着县城及其城关、中峰等五个乡镇,成为竹溪城重要的生态屏障。
有关睡仙峰的传说,传奇而又有趣。相传睡仙峰是睡仙陈抟的女徒弟柳美儿的化身。朝廷听说睡仙陈抟,不仅睡功出名,而且法力高强,便宣诏入朝,封官赐女。然而,陈抟志不在官,亦对美女视而不见。陈抟抗旨拒官悄然离京,惹怒朝廷,皇帝秘派宫女柳美儿,女扮男装,尾随陈抟,欲毁陈抟修道之身,迫其入朝效命。陈抟离京来到昂首山下的尹店镇,柳美儿一路暗自追赶到尹店。昂首山下,柳美儿女扮男装,拜师成为陈抟徒弟后,对师傅感情日深,恋情渐浓,逐渐改变损害陈抟法力的初衷。一日,陈抟在陈家堰摆宴款待昂首山修行的叶光纪和白云山修仙的吕洞宾,柳美儿借师叔三人喝得酩酊大醉之机,与陈抟行了床笫之欢。陈抟得道升天后,抛下了徒弟柳美儿。柳氏悲伤之下,一睡不醒,在从师学艺的地方幻化成了山峰,即现在的睡仙峰。因此,睡仙峰也叫美女峰。睡仙峰沉睡于碧峰翠岭之上,清秀的面部,高耸的下巴,饱满的乳房,丰润的腹部,秀丽的三寸金莲,无不显现出古代少女的窈窕神姿。
偏头山地形特别。一峰独尊,周围四十二峰相拥,形成众山朝拜的景观。主峰周围密布着八大景观,即古八景:文笔晴岚——文笔峰,独松栖鹤——独松山,龙山横诰——诰轴山,画屏烟雨——画屏山,梅花戏榔——隐真洞,五凤飞云——五峰山,仙刹棋廊——覆船山,白云剑迹——白云山。偏头山犹如一位高深莫测的道人,引领和统管着周围山水风物。据风水先生介绍,偏头山坐西朝东,背地面天,头枕画屏烟雨,脚踩丰(船丰)糖(唐家贩)粮仓,手握金银两鞭(竹溪河、汇湾河),坐拥活龙吐气(龙王垭龙洞),眼望真武大帝行宫武当山。
偏头山之源的另一则民间传说,便是真武帝叶光纪踩偏了山头。昂首山最初不是现在的1538米,而是1619米,比1612米的武当山高出7米。传说真武祖师最初选中昂首山修炼,原因之一就是看中它高出武当山一截的优点,后来,真武修道成仙,在山头飞升上天司职之时,因其功力巨大,脚踏山头轻轻一踏便上了天,从此,昂首山便偏了头,矮去了九九八十一米,让它明显地低于了武当山。
偏头山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如同它的历史文化一样厚重。如今的偏头山,是一个厚实的绿色海洋,公园内浩瀚的森林景观,让人惊叹,使人慕羡。山山岭岭,大树参天,遮天蔽日;沟沟坎坎,苔藓丛生,枯木横陈;漫山遍野,藤蔓遒劲,林草葳蕤。公园内物种丰富,环境优美,群山连绵起伏,绿浪层叠不尽,青山如黛,绿水长流。博大的林海,犹如绿色客厅,浩瀚的绿野,仿若天然氧吧。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绽放。春天,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盛夏,万木峥嵘,九曲深幽;金秋,漫山红遍,色彩斑斓;隆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置身偏头山,日看风撼林海,夜听月波轻柔,宁静致远,心旷神怡。吸一口原气,清凉鲜爽,满口生香;掬一口山泉,甘冽甜软,齿寒唇香;望一眼绿树,气清神闲,满目仙光。置身偏头山之中,有如世外桃源般的人间天堂,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奋进中的森林公园——书写着新时代生态传奇
偏头山如同心胸豁达、饱经沧桑的智者一般,默默述说着历史喧哗,静静记录着时代变迁,悄悄欣赏着当下繁华。
有关偏头山的兴衰,也许只有道教庙观知晓。山顶之上的祖师庙观,历史上无数次地经历过修缮,少有史料记载。近代的一次重葺庙观,是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庙侧碑文记载如下:
夫溪邑之名山,莫过于偏头山也。即青松白莲、古洞隐真、白云剑迹等寺,虽垂县志,未有如此之胜境者也,高有数千丈,广有百余里,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巉岩秀峰四面耸翠,每有文人至此,徘徊不忍离去,然不特此也。祖师之感应浩大无穷,如旱寇为虐本境之青衿,黎众来山祈霖祷雨,无不降泽施恩。
光绪十七年大旱,草枯苗槁,民皆嗷嗷中泽无巳于六月朔日上山以求灵雨,神不允哀愁苦求,始以于朔四日施雨,众姓心悦,纷纷捐资整修,以酬神恩。众曰,善哉!
此次修缮后的祖师庙观,石壁红墙,铁瓦飞檐,丹青内壁,楠木立柱,镏金罩方,雕龙画凤,甚是华贵神圣。一百多年来,风吹雨淋,日晒冰蚀,一度宏阔的庙观,日渐毁败。上世纪大办钢铁之时,民众为了完成炼铁任务,攫走了庙观上的铁瓦铁链。历史悠久的真武庙观,遭到人为损坏。
为了保护偏头山森林资源和生态景观,上世纪六十年代,县政府组建成立了标湖林场,负责管护偏头山森林资源,境内的森林和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1992年春,县委、县政府为了筹备接待全省植树造林消灭荒山现场会议,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巴山客舍宾馆,修通了城关至林场、林场至龙王垭、林场至偏头山林间公路;次年春,湖北省荒山绿化现场会议如期在标湖林场召开,开创了林场接待省委、省政府会议的先例。
2012年,县旅游局引进武当山道人肖品和,偕同湖南客商顾友军,投资兴建旅游景区,将破败的庙观重修一新,扩建了道观和场地,兴修了景区大门,将上山道路改建成了大理石游步道,使“绿色客厅”成为了人们养生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
2003年,以标湖林场为基础,县政府申报建立了省级偏头山森林公园;2010年偏头山被省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县政府投资改扩建了城关至偏头山旅游公路。至此,城区民众攀登偏头山“难于上青天”成为了历史;2012年,经县政府申报,偏头山省级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着绿裳当空舞?如今,偏头山森林公园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论引领下,向绿而行,向山图强,向前奋进,让绿色宝库闪烁出时代光辉。公园管理局把自然生态视为掌上明珠,把森林碳库当作金库银库,把动植物资源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出台了公园管理办法,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依法依规管控园内人为活动,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大力宣传人与自然、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引导和规范游人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共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完善防护设施,加强林区巡护,开展科研科普,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使公园成为了华中地区神秘的绿色宝地,让偏头山这一历史性绿色瑰宝造福和惠及广大民众。
踏着时代奋进的节拍,偏头山公园管理局书写着新时代生态传奇,把道教胜地打造成了绿色海洋和森林氧吧,为人们造就了一处浩瀚的养生天堂。许多文人墨客,置身森林公园惊叹不已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赏森林美景、写天下美文,许多游人称赞偏头山是健康服务区、生命加油站。
是啊,森林是人类的朋友;氧气是生命的食粮,洁净是长寿的阳光。
来吧,朋友,走进森林心脏,给生命加油!
来吧,朋友,走进偏头山,让你当神仙!
( 责任编辑:涂慧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