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凝聚发展新动力 争创营商新优势 县融媒体中心专访竹溪县行政审批局

时间:2020-08-07 09:33:29      字体:  打印  播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委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及工作安排,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省市优化举措照单全收的基础上,7月5日,县委、县政府印发了《竹溪县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对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夯实更细举措。竹溪县行政审批局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主力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也承担着大量任务。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县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彭金枝作客我们直播间。来谈谈竹溪县行政审批局是如何行动、如何落实的。

1、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委政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职责,行政审批局是如何落实的?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尤其是今年以来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县委政府部署,顺应社会期盼,县行政审批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助推县域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不断提升办事群众和企业主满意度。

一是落实“一站服务”,推进“全域通办”。县级行政许可和高频事项全部进驻大厅,为办事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只进“一门”。发布高频事项清单205项,推行“一事联办、全域通办”。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做到“提供一份申请、提交一套资料、多个部门联办、一个窗口取件”。

二是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能。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实行“并联审批”。落实“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和“区域性统一评价”,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从申报立项(核准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分别控制在80、60、40个工作日内。进一步清理压减审批、许可事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对项目审批实行“进度公示”和“亮灯督办”制度,推行“五个进大厅”工作法,即:会审决策进大厅、局长办公进大厅、全程代办(土保姆服务)进大厅、比亮晒改进大厅、监管考核进大厅。我们倡导所有业主办事只进政务服务大厅,推行“政务大厅无否决”工作机制,“你提事项我来办”减少和杜决“申请到部门,审批来回跑”现象,在此,也请各位业主支持。

三是提高服务效率,压缩办理时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按申请受理、交费领证两个环节,一般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 即“一表申请、一窗发证”2个环节,1天内完成,零费用并免费赠送三枚公章。对抵押、注销、查封、更正、异议、换证等登记即时办结。推行“水电气过户一体化”。基本实现所有事项材料、环节减少20%以上,办理时限减少40%以上。

2、请问我们抓落实的切入点是什么?

答:为将这三大措施落实落地,抓出成效,我们按照对标一流、先易后难、标本兼治的原则,分解制定了13项近期任务清单,其中牵头完成的11项,协助完成的两项。

1.清理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应纳尽纳、实化细 化、动态管理的要求,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进行清理调 整,梳理完善,查漏补缺,修改完善,并对外公示。如:按照改革要求,行政审批局已接转涉及原18个单位的123项许可事项和6项备案事项,均在政务网和新闻网上进行了公示。大家进湖北政务服务网也可看到129项事项均在行政审批局目录中。

2.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以全市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在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动态化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办事指南,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统一,推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3.减材料。对政务服务事项提交材料、申报事项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对所有上报材料进行电子化、规范化统一编码,确保一个材料对应一个编码,不同编码材料定期限内通过信息共享只需要提交一次、一个事项只需要填报一次,强化数字赋能, 强化信息互通和互用。

4.推进流程再造升级。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现有流程进行清理,对自行设定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对有法律依据,互为前置审批的,一律合并。如,企业开办材料由去年整合“企业开办专区”后需要7个材料,今年证件共享后又精减至4个材料,采砂许可由原来的9份材料精减至2份材料。

5.全面梳理政务服务场景。围绕企业群众“一件事一次办”, 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以场景(一件事)为单元进行清理和归类,形成全面完备的政务服务场景目录清单,重点是高频事项场景。目录既要包括办餐饮、办网吧等涉及多事项的高频场景,也要覆盖企业群众对低频、个性化甚至单事项场景的需求,所有场景对应的相关事项梳理归并至场景中。

6.推动场景化服务流程再造(一事联办)。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对场景目录中各场景涉及事项流程进行统合再造,结合线上线下办理途径,重点围绕开办网吧、餐馆、幼儿园、副食店、诊所、药店等常见高频场景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一场景一流程,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一号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取件”。

7.提升“一事联办”服务规范水平。根据不同场景优化流程, 结合弘扬“店小二”精神,逐场景制定标准化服务规范,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主动性,做到服务环境标准化、业务环节标准化、申请材料标志化、流程结果标准化,提升企业接受服务的体验。

8.推动全县大数据中心建设。便民的关键在“让数据多跑路”,我们按照县委政府要求,正在规划大数据中心建设,将按照省市标准,充分吸取咸阳、杭州等地大数据中心建设先进经验,尽快启动我县大数据中心建设和政务云平台建设,打造竹溪“政务服务大脑”。

9.推进信息共享。实行政务信息资源汇聚共享,全县政务服务数据除涉密数据外汇入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应接尽接”、信息共享。

10.推进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政务服务。政务大厅、服务站所、服务窗口实行延时服务,通过轮班、预约服务、便民服务自助机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中午实行轮班制;下午延长服务时间至群众事项办完;晚上实行自助机自助服务;周末实行预约办理制度。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动更多“24小时”网点建设,让群众和业主办事随时随地,顺心如意。

11.实现企业开办“210”。实现企业开办“210标准”,即“一表申请、一窗发放” 2个环节,1天内完成,零费用赠送3 枚公章;大力提升“全程网上办”“零见面”比例;雕刻印章即时办理;税务登记、领票一次性办理;银行开户即时办理。网上申请,证照邮寄,实现企业开办全城通办,一次不跑。

另外还有两项协助完成任务清单:“水电气”施工审批时间压减到5个工作日以内,健全完善12345热线机制。协助县政府办把税务、市场监管部门问题投诉热线、政务服务“好中差评”与12345热线进行对接;群企在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分办到相关单位,由相关单位五个工作日回复处理意见。

3、今年我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给行政审批局定的目标是什么?

答:简单点说就是力争4个全省先进,即:

1.争创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较快、效果较好的县;

2.争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现目标任务较快较好的县;

3.争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成效较好的县;

4.争创政务公开成效较好的县。

4、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1.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全城通办,全程网办”。一是开展事项梳理清理。今年复工后即组织28个县直单位对照3.0系统事项清单中的七类1330项事项进行认领;整理公布了第三批高频事项57项清单;对乡、村两级事项清单进行再梳理,对其中没有点亮的在线办理12项和缺失事项25项两大类问题报请市局请求解决。完成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认领,15个乡镇、296个村共认领、编制发布30948项,对编制不准确的3000余项事项组织开展了补充完善,待省级通知上线湖北政务服务网后,即可实现“全城通办,全程网办”。

二是各种应用场景逐步上线。我市已开通“企业开办”、“企业注销”、“不动产登记”、“工程项目审批”、“投资项目审批”等“一事联办”场景。我县围绕“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方面,探索试行了“一号申报、一表申请、一窗取件”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加压加速审批,加码加快服务项目审批。

一是以项目落地开工为着力点,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以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为重要抓手,设立项目审批服务专区,认真落实“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套模式”“一个机制”“一支队伍”的“五个一”服务举措,为签约项目提供全流程审批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生根培育良好土壤。

二是借全县大力开展“双百”活动之力打好组合拳。对全县重点工业企业实行“四个一”服务制度,开展“五个帮”,落实“六项制度”跟踪问效。

三是起草《优化营商环境“五进大厅”工作方案》,开展会审决策进大厅、局长办公进大厅,全程代办(土保姆服务)进大厅,比亮晒改进大厅、监管考核进大厅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造竹溪更优营商环境。

今年上半年,竹溪县通过代办制已经累计服务签约项目125个,推进项目开工49个,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进入工改系统工作正在推进中,目前已录入4个项目。

3.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服务效率。一是企业开办实现“210”。起草了《竹溪县开展优化企业开办专项行动方案》,已实现企业开办“210”标准,即“一表申请、一窗发放”,2个环节1天内完成,零费用赠送三枚公章,企业开办名称核准和设立登记均在网上申请办理,公章刻制并行办理,税务登记信息同步推送。今年上半年共办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业务共计444件,其中网办422件,网办率达95.05%。二是不动产登记实现2个工作日办结,二手房“水电气”过户一体化。7月27日起已在政务大厅设立“水电气”施工审批窗口,审批时间压减到5个工作日内。

4.24小时“不打烊”,当好群企的“店小二”。在政务大厅大力弘扬服务企业群众“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通过实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轮流值班服务、便民服务自助机等方式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同时根据群企需要开展上门服务,变“你上门办事”为“我上门服务”,当好“店小二”,不断提升服务办事群众的质量和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5、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答:1.流程再造升级,实现“四减”“四办”。继续组织开展流程再造升级及事项减材料工作,通过“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2.网络互通提速,实现信息共享。一是打通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及网络,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为“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网通管”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推动“好差评”系统和12345热线对接,实现五个工作日回复处理群企在热线反映的问题。三是持续跟进“竹溪县智能应急指挥分中心建设项目”,打好数字政府建设基础,同时将大数据与相关职能部门融合,实现硬件集约、系统互通、数据共享。

3.场景清单提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梳理完备政务服务场景目录清单,围绕我要开网吧、我要开餐馆、我要开便利店、我要开诊所等高频、低频、个性化场景需求进行探讨,尽早上线运行并推广。同时借鉴并依托线上“一事联办”经验逐步推进线下“一事联办”应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推进“一事联办”机制落实,努力提升“一事联办规范化水平”。弘扬“店小二”精神,逐场景制定标准化服务规范,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主动性,提升企业接受服务的体验感和便利度。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