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12月2日,位于秦巴大山深处“鸡心岭”的湖北省竹溪县丰溪镇高子河村,远处的山头上白雪皑皑,凛冽的山风袭来,令人感到阵阵寒意。
“骑摩托车,你咋不戴头盔呢?”上午8时38分,一名骑摩托车未戴头盔的村民被身穿“竹溪路长”制服的男子拦了下来。“刚从家里走的急,忘记戴了”,村民连忙解释。
这名身穿制服的男子叫刘定国,是丰溪镇路长。
“大冷的天,戴头盔既暖和又能保证安全……”,刘定国对村民进行批评教育后,给他开了警告通知书,要求其回家佩戴好头盔再转回来骑摩托车。
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乡村通车道路2457公里,占全县总道路里程的76.3%。这些道路坡大弯急、临水临崖、蜿蜒崎岖,自古就有“商山秦岭愁杀君”之说,各类隐患里程达2096.7公里,发生死伤甚至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时时存在。
竹溪县县委政府把农村道路安全事故防范纳入政府“十件实事”之一。2019年,该县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农村道路“路长制”工作的通知》,将“路长”作为警务辅助人员面向社会招录,要求经过体能、礼仪、交通指挥手势、道路交通安全法、十堰市农村道路路长制系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项目等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同年11月,被称为“编外交警”的30名“路长”光荣上岗。全县2500公里的乡村道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管家”。
同时,该县把村级道路安全管理纳入乡镇年度综治考核范畴。明确每村必须有交通协管员,由县公安局统一培训后,组成一支宣传、组织、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和参与道路交通纠纷化解工作的“编外交警”,他们时刻活跃在乡村,守护着乡村道路安全。
“每天8点30分准时骑着摩托车上路巡逻,进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维护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学生上下学时段交通管理、排查道路安全隐患,平均每天行驶里程达到80公里”,该县鄂坪乡路长吕炜介绍说。
11月底,连续降雨使得鄂坪乡几个村村级公路交通受阻,吕炜骑着摩托车逐村排查。11月28日,他巡逻至鄂坪乡张湾村,看到村级公路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并横躺着几棵被泥石流冲毁的大树,他打电话叫来村干部,和村干部们一块挪滚石、锯大树,忙碌了大半天,使村里交通恢复了正常。
县公安局副局长、县交警大队队长沈奎全介绍说:“截至11月底,全县30名路长巡逻乡村道路14699公里,劝导交通违法行为9019人次,排查隐患道路2681处,检查重点车辆2918辆,查处交通违法1735起,全县连续5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付延峰、刘惠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