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搬迁入户新家园,房前屋后摘果子。”一幅美丽宜居富民新景象,描绘出竹溪县源茂林场近两年来取得新成绩,新变化。
位于鄂、渝、陕三省交汇处湖北省竹溪县源茂林场是竹溪县南部山区贫困区,林场由于受地域、交通、技术、资金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了350户1017人贫穷。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菜子坝、源胜、黑溪沟3个村建立“一户一档”扶贫档案,围绕“户脱贫、村出列”目标任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扎实开展“十个到村到户”行动,确保户达到“三有、七保障”,村达到“四确保、九有”脱贫目标,现已完成了176户590人脱贫任务。
目前,林场发展烟叶2300亩,管护核桃1200亩,建设珍稀苗圃30亩,养殖牲猪2250头、牛80头、羊300只、鸡3500只、蜂2000箱,建设林家乐2家,共有250户贫困户发展了烤烟、核桃、蜂蜜、林下种养殖等特色增收产业,占到贫困户的71.4%,林场还成立蜂蜜、养殖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人员达176户,占到贫困人口的50%。
特色产业增后劲
林场紧紧依托广阔山场资源优势,发挥林业产业在精准扶贫产业增收中作用,彰显特色,根据村情民意,制定产业脱贫实施规划,实行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贫困户脱贫致富目标任务。
林场涌现出了杨毕林、王怀军等特色养殖大户15家,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带动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开展烤烟、牲猪、山鸡、山羊、蜂蜜、药材等种殖养殖,促进增收致富。
养蜂产业是林场传统增收致富产业,广大贫困户依靠丰富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山优质原生态养蜂产业,开展林间养蜂,林场对贫困户养蜂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户多养殖蜜蜂,建设原生态蜂蜜养殖基地。源胜村养蜂示范基地现已养殖蜂蜜250箱,采取基地带动贫困户养殖模式,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养殖培训。截至目前,全场共有养殖户85家,其中养蜂100桶以上大户有20家,户均增收8万元以上。
源茂“纸壳核桃”曾荣获湖北省首届林产品博览会一等奖,林场充分发挥这一品牌优势,积极引导广大贫困户在房前屋后、零星荒地种植核桃树,管护、改培老核桃基地,巧打特色牌,种出核桃“脱贫果”。林场给合“十个到村到户”产业脱贫实施规划,制定了《贫困户发展核桃产业实行脱贫方案》,开展户平种植10棵核桃,发展一个脱贫产业帮扶计划,积极引导当地贫困户依靠绿色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前,林场已建成核桃基地10000亩,每年以千亩的速度进行扩种,成立了竹溪县远鹏林果专业合作社,吸纳56户贫困户开展核桃种植,户均产核桃干果200余斤,产值达3000余元。林场还组建了1个核桃专业村,培育核桃种植大户65户,每年产核桃干果3万公斤,年创经济总收入达80余万元。
贫困户胡昌学依靠丰富山场资源,2017年在林中养殖土鸡260只,山羊80头,蜂蜜25桶,年创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除了特色家庭经济收入外,他还在林场领到了5000元到户产业奖补资金。
金融扶持显成效
为支持鼓励农户壮大发展烤烟、蜂蜜、核桃、林药、养殖等特色产业,林场制定了奖补政策,根据奖补政策据实验收,2017年发放各类产业奖补兑现资金50余万元。
贫困户樊弟友是林场林下魔芋种植大户,经营种植魔芋是一把好手,2017年在林场帮助下,在桃源农商银行代款5万元,壮大自己林下魔芋种植经营面积,魔芋种植已达15亩,今年仅出售鲜魔就达5000多斤,收入1万多元,领到林场产业奖补资金1500元。全场有72名贫困户像他一样,依靠扶贫贴息代款,种植林下魔芋450亩,发展烤烟1950亩,养殖蜂蜜1100桶,养殖牲猪950头,林下养鸡1250只,户均增收2000余元。
民生工程解忧愁
林场在发展致富产业的同时,还开展“十个到村到户”建设项目。先后完成硬化通村达院公路9.047公里,建设四座漫水桥及黑溪安置点平桥一座,完成457户1428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项目。固定宽带入户报装230户,信息化覆盖率达65.7%。建设党群服务中心367平米,建设村级卫生室100平米,菜籽坝新建教学点1个,源胜新建文化广场500平米,发放实施雨露奖扶1.5万元,对贫困户在校生给予生活补助,对患大病林农进行医疗救助,对“三留守”人员进行帮扶,贫困户参保、参合达到100%。开工建设集中安置房6处,将解决150户385人易迁对象的住房保障。
迎风破浪勇往前,脱贫攻坚不停歇。在2018年,林场将继续加大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拓宽贫困户致富门路,从抓好精准扶贫、资源保护、林场改革、村级组织、基层党建等五个方面着手,解决广大贫困户脱贫之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秦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