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全省党的群团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县侨联积极推进改革,在建立健全县级侨联工作机构的前提下,选配乡(镇)侨务工作者,为推进新形势下侨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架起了县乡侨务工作上下联运互通的“连心桥”。
研透政策,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县侨联迅速成立了专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研究中央、省、市群团改革方案,讨论提纲、撰写初稿。8月底,《竹溪县侨联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先后进行了三轮征求意见的过程。《方案》报经市侨联审核批准,并经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审定原则通过。《方案》不仅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规定动作,还重点行文明确乡镇组织(统战)委员分管辖区内侨务工作,乡镇组织干事兼任侨情信息员,多渠道、多形式充实工作力量,实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确保达到基层任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和有人服务。
坚定方向,明确改革目标。力争通过改革,将县侨联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突出问题有效破解,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显著增强,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增强。县侨联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真正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科学定位,明确工作职责。我县明确规定乡镇侨务工作者主要工作职责有四个方面:一是侨务管理。乡镇侨务工作者在县侨联和乡镇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辖区侨务工作各项事务的管理;二是适时开展调查研究。要根据各辖区实际,对本乡镇基层侨务侨情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向乡镇党委和县侨联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本乡镇侨务工作发展;三是侨情档案管理。负责本辖区侨务工作资料、文件、侨情档案等的收集、归档和保存,推进侨情信息收集常态化,建立基本侨情资料档案、信息收集等机制;四是明确乡镇侨务工作者政治待遇。乡镇侨务工作者给予工青妇群团组织同等政治待遇。(县侨联)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