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精准扶贫又一年——----县农办精准帮扶桃源茂古坪村侧记

时间:2016-12-15 10:04:37      字体:  打印  播放

通讯员 敖景余

12月1日,又是一个好日子。早晨的太阳如时从村背后的山那边升起,灿烂的阳光象瀑布一样顺着山坡流淌下来,顿时奔流在桃源乡茂古坪村的小河,小河两岸的人家小院变得格外明媚而又温暖。

茂古坪村地处桃源乡西南部,距县城200公里,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版图面积29平公里,有村民小组3个,人户160户,人口620人,其中贫困人口460人,占全村人口的74%,是一个典型的山大人稀,交通闭塞,落后贫穷的地方。

县农办副主任、茂古坪村第一书记骆杰,村支部书记乔三春,村支部副书记刘古春,他们早早起了床,上午八点,准时出门,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天的任务是按照全县驻村帮扶年度考核工作培训会的要求,对茂古坪村2016年度申报脱贫出列人员的情况进行入户摸底核实。

他们首先来到二组村民向成双的家。他们一来,向成双家的小院儿马上就热闹起来了,原因是左右邻居闻讯也三三两两赶来了。见来的人多,骆杰他们就没有进屋,工作就在房前的晒场上进行。邻居们见村上干部没进屋,他们也没进屋,在晒场上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与村干部们谝着闲话。说是闲话,其实一点也不闲,他们谈论的话题始终是围绕眼前村子里的变化和今年的农事收成。向成双好像早知道驻村工作队要来,哪儿都没去,专在家里候着。

向成双,一家3口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家庭。向成双本人得有皮肤病,病史20多年了,每年医治费用上万元;妻子腹腔长过特大囊肿,动过手术,人险些死在了手术台上,为此元气大伤,术后体质弱,不能干重体力活了。由于老俩口有这种遭遇,害得儿子也没读成书,早早走向了社会。这些年向成双自身有毛病,加上妻子体弱,没帮手,一家人靠他一人劳动,花销大,收入小,日子过得很艰难。针对向成双家里这种情况,县农办驻茂古坪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多次登门了解情况,精心为他谋划找出路。通过探索实践,向成双终于找到了以就近务工和家庭养殖为主抓的致富路子。今年向成双个人就近务工收入20000元,儿子外出打工收入10000元,家里养羊50头,已出栏6头,养猪4头,养鸡10只、养鸭3只,养殖已见现收10000元,加上个人养老补贴,家庭全年总收入已达4084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13元,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光荣跨入了村第二批脱贫行列。

自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县农办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会同茂古坪村村委会,按照“三有七保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村精准扶贫战略。一是精心实施项目扶贫。对全村贫困对象,采取分类指导,因人施策,每个贫困家庭培植一项以上主导产业,确保每个家庭能如期脱贫,确保脱贫后每年仍能有稳定可持续收入。2016年度全村有脱贫出列对象240人,其中像向成双家一样拥有1项以上主导产业的占半数以上,他们依托种烤烟,种药材,家庭养殖,外出或就近务工等途径,实现了家庭有稳定收入,年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了脱贫指标。二是抓出行道路建设。近两年硬化村级道路4公里,架设便民桥6座,实现了水泥道路通村入户目标。三是实施安居工程。2015年进行棚户区改造42户,进行危房改造25户,2016年动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个,安排搬迁户70户;兴建安全饮水设施6个,规划建设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个。

12月的茂古坪,天气很有些冷了。但天气的变化,并没有影响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建设热情,每天工地上依旧场面热闹,工人繁忙,他们在加紧建设。据施工方负责人透露,年内将有40套安居房竣工,有80人要喜迁新居。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