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通讯员万敏、江玲)为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让好家风持续释放正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近日,竹溪一中积极响应市、县文明办的号召,在全校掀起了“手写家风家训,传播文明好家风”的热潮。
该校“手写家风家训,传播文明好家风”活动启开展后,从报名参选的作品中择优选取了14幅推送到十堰文明网进行网络投票,最终4件作品入选前50强。这是竹溪一中长期以来坚持春雨般润物无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家规家训进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家规家训进校园活动内涵的丰硕成果。
宣传营造,理念先行。“我们的举手投足有了家风家训的浸润,才有了规矩,才成方圆,才成文明,我们才有立身之本。他可以是爸妈从小告诉我们吃饭要让长辈先动筷子的礼让之举,也可以是儿歌里唱着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路不拾遗的文明彰显”,这是竹溪一中在近日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竹溪一中每学期初组织召开全体干部参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专题会议,对“家规家训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等活动进行专题研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发活动方案,班主任组织本班召开“我的家规家训”“争做文明守纪高中生”等内容的主题班会进行广泛讨论,五四青年节期间,团委牵头组织开展“家规家训伴我成长”等主题演讲比赛,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深度融合,“润育无声”。在新形势下,按照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竹溪一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具有学校德育特色的“三三二”主体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将“三三二”主体德育模式丰富和提升为:“在校讲勤奋、讲荣辱;在家讲孝敬、讲感恩;社会讲公德、讲责任”的“三讲”教育、“自尊、自强、自律、诚信”的“三自一诚”教育和“成人、成才”的“两成”教育。学校通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活动的扎实开展,凸显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内驱力;通过收集全校学生优秀家训家风、家庭教育故事、治家格言和楹联,集中在校园时政长廊进行展示和宣传,进一步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发掘“传家宝”“家风故事我来说”等活动,总结树立自家家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养成教育彰显文明。该校将家规家训浸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室学习不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影响他人,食堂吃饭时不剩饭、桌子上没有杯盘狼藉、不拿食品当玩具,教学楼、宿舍、洗手间随手关掉水龙头等等细节。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竹溪一中通过多年来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将德育一日量化管理细化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一条主线。通过精细化的量化管理,学生知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万万不能做的,明白学生做事该有的尺度,指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了人人争做文明守纪高中生的良好氛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