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波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条件为重点,以建设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国省干线提档升级,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打通“外循环”、畅通“内循环”、疏通“微循环”,加快路网改造和配套建设,形成循环贯通、内畅外联、结构合理、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体系,打造三小时交通经济圈。方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破解了制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交通瓶颈,有效地服务了产业培育,促进了贫困地区致富增收。
打破瓶颈迈步“大交通”
目前,我县交通瓶颈制约初步得到缓解,大交通格局正逐渐形成。全县进入湖北省路网规划的国、省道里程达到572公里,位居十堰各县市区第二;谷竹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北环一级路、G346一级公路县河至黄龙段已建成通车,S229水向公路水坪至天宝段、宽界路洛河段、双汇路、汇两路、龙界路、龙背湾电站复建公路、垃圾场专用公路、鄂坪至九湾旅游公路等建设相继完工,G346一级公路花桥寺至关垭段、S238宽界公路、S229水向公路天宝至瓦沧段、S229水向公路桃源至向坝段改扩建正加快推进,黄龙高速客运站已开工建设,乡镇等客运站达13个,15个乡镇均建有物流综合服务站。
交通建设,规划先行。在“十三五”规划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交通优先、协调发展的观念,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构建以竹溪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省际公路出口和县域乡镇与县城联系公路建设为重点,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道、普通县道为支撑,以促进县域产业发展为着眼点,衔接周边乡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综合运输目标,打造我县在鄂、陕、渝结合部区域性的交通门户地位。实现100%的乡镇节点达到二级路标准,“三纵六横三环线八出口”实现内通外联,100%以上的建制村通等级公路,等级客运场站达到11个,等级物流场站达到11个。
交通建设的大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赢来了无限商机,培植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致富路铺就美丽新农村
“咱们这儿的土质特别黏,一下雨,泥巴就粘着鞋不让你走。2015年修好公路后,咱们走路再也不发愁了。”7月20日,水坪镇纪家山村姚姓村民说。
纪家山村是我县“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省水利厅定点扶贫村。2015年,扶贫工作队在全面调查该村情况的基础上,将村内道路、产业发展作为具体帮扶的重点项目,紧抓不放,主动投入与多方协调相结合,积极筹措资金,详细规划设计,为纪家山村修建了8公里道路,彻底解决了纪家山人的出行难题。村里通公路之后,也带动了村民的致富热情。村民们进行纪家山生态鸡养殖,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又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壮大了养殖规模。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到哪里,道路建设到哪里,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到哪里,通道修建到哪里,让越来越多像纪家山这样的贫困村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数达到3026公里,已解决295个行政村的道路通畅问题。
“要把羊肠小道变身盘山公路,让山里人能走出去,现在又通了客车,让村里的农产品走出去。”桃源乡茂古坪村村民说,茂古坪村距县城的距离200多公里,但由于山岭阻隔村民过去出行只能走一条羊肠小道货物进出几乎都是肩挑手提。路,成了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
2014年,桃源乡政府、茂古坪“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组路、串户路,将一栋栋民居连起来。2015年,以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推进农村客运发展为主旨,抢抓第五轮“三万”活动历史机遇,精心谋划,克难攻坚,我县全力以赴落实“村村通客车”工作目标,截至去年10月底,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0条,全县15个乡镇8个林特场29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客车的目标,通达率达100%。路通了,客车通了,农产品运出去了,像茂古坪村这样的山村也富起来了。2015年,茂古坪村人均收入为3000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将接近4000元。
“远到天涯”渐变“近在咫尺”
“这里空气好没有雾霾,几年前村里修通了路,我家就开了农家乐,周边地区游客不断。”提到年收入十余万元的农家乐,泉溪镇坝溪河村村民詹大顺喜笑颜开。
谁曾想,一个村民到乡镇都要翻越几个小时山路,年轻人纷纷离开,只剩下老弱病残的贫困村,会华丽转身为村民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的幸福村。
“靠山吃山的日子过得很苦。后来政府给我们修了路,去年又对路面进行了扩宽,修建了错车台和安全防护工程,种植烤烟的农户减少了成本,游客能走进来了,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助力不少。”詹大顺回忆道。
詹大顺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县注重旅游工作,但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则成了旅游业发展的桎梏。丰溪、桃源、向坝、新洲、兵营、汇湾均为偏远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又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何把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让贫困地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脱贫致富成了领导和各级部门思考的问题。我县交通运输系统围绕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在贫困地区布局全方位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目前,谷竹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到十堰全程只需2个半小时、到武汉只需5个半小时、到安康只需1个半小时;全长209公里的水向公路也即将建成,为向坝、桃源客源缩短约2小时车程;沿汇湾、新洲、兵营景区的汇两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将进一步加快潘口电站景区开发步伐……
“交通是促进贫困地区奔小康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我们要继续做好脱贫致富的交通先行官,为全面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郑重说道。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