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通讯员蒲耀泉、朱皓)一年前,他家徒四壁,身无长技,在贫困的漩涡中挣扎叹息;一年后,他办起了家具加工企业,带富一方乡邻,在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一年时间,教育局扶贫帮扶的穷亲戚——丰溪镇普岭村80后小伙陈发猛成功实现了由贫困户向创业大户的转身。近日,笔者走进陈发猛,探寻他精彩的脱贫轨迹。
“我能脱贫,我的‘亲戚’努了大力。”在位于村口的木材加工车间,陈发猛一边熟练地为床头柜雕花,一边和笔者拉起了家常。陈发猛所说的“亲戚”,是县教育局长郑传宝。2014年3月,教育扶贫工作组进村时,郑传宝率先与无技术、无资金、无经济来源和居住条件差的特困户陈发猛结成了“穷亲”。
结对子就是接责任。在穷亲戚位于半山坡的三间小木屋里,郑传宝和陈发猛促膝夜谈,当了解到陈发猛有在广西家具厂当学徒的经历时,郑传宝鼓励其把技术学精,自己兴办家具厂,率先脱贫并帮助其他村民脱贫。技术学成归来后,郑传宝又帮助他注册了公司,确立了以实木家具加工销售的市场定位,并为他担保贷款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和媒介,帮助其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有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市场营销,陈发猛的实木家具一经上市,就深受当地顾客青睐,并逐渐销售到县城和周边的巫溪、镇坪等地。
经过一年的发展,陈发猛现在已建起了完整的木材加工生产线,年家具加工销售额可达50万元以上,可实现纯利润8万元。“下一步,我想和巫溪的一个老板合资生产,定向销售,并培训六到七个熟练工人,带动他们致富。” 谈及未来,陈发猛充满信心。
“陈发猛能从‘穷亲戚’变成‘富亲戚’,对我们启发很大,关键还是在于精准,就是帮对了对象,结对了亲戚,找对了路子。”普岭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方文如是总结陈发猛的脱贫经验。他告诉笔者,后期,扶贫就是要像陈发猛一样,既不大包大揽,又不放任不管,一定找准穷根,一户一策,精准发力,力争让帮扶村如期脱贫。
关注微竹溪,关心大竹溪!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