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才军、李传悦)每天通报教师信息化工程学习进度、分数,学校各项通知、检查通过校园qq群第一时间人人知晓,这是县实验中学今年国庆节后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果。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促进教育信息化稳定发展,学校成立了由王功瑞任组长、分管校长李传悦任副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竹溪实中信息中心,专职信息管理员一名,以各年级各学科组长为骨干教师,形成“四位一体”的信息建设管理网络。信息教育工作组成员从信息技术设施、师生信息能力提升到教育教学网络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大投入,促进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该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历了将近两年的实践,已初具规模。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2015人,教师164人,36个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白板,实现了“班班通”;学校30个教师办公室,均配有电脑,电子备课室一间,配有20台电脑;计算机网络教室一间,配有50台学生用机,未来教室一间,配有45台学生机和45台学生平板电脑;学校建有校园网站;有一套完整的校园监控平台可监控到校园的角角落落;全体教师均开通了“课内网”,参与备课、学习、交流和管理。
强化培训,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因素,该校紧紧抓住校本培训,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入手,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定于每周四、五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针对性培训,从去年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云平台的使用、几何画板、微课制作培训到今年的Powerpoint能力提高培训、音视频剪辑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以致用,最大限度的融合教学与信息技术。办好“电子书包班”,以点带面。2014年秋季该校开始试办两个“电子书包班”,今年秋季再开办了两个电子书包班,目前此项工作已朝着有序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设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每周1节,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低起点,小步子,重训练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开设“动漫制作”特长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能有一技之长。通过“班班通”、“人人通”让学生加入班级群。
发挥网络优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利用“十堰教育云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要求每位教师加入云平台,然后是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制作微课、开展网络备课、发表日志、开展评论等等。开展微课竞赛,改进教学方式。从去年开始,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微课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积极开展网上晒课活动,在2014--2015“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该校有5人获市一等奖、7人获市二等奖、2人获市三等奖,其中,3节课获得省级优课奖励,2节课入围国优评选。建设校园网站,加入qq群和云平台,提升学校信息的透明度。从本学期开始,教学常规检查以云平台为主,将云平台的运用情况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核和教研组的考核中。
利用“家校通”,加强学校和家长的互动。该校要求学生每天的课堂作业情况必须通过家校通让家长知道,并且能积极利用家校通与家长进行沟通,既掌控了作业量,又让家长和老师互通了信息,便于共同管理。搭乘教育信息化快车,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受益,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