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县住建局帮扶龙坝瓦楼沟村工作纪实

时间:2015-08-18 15:39:57      字体:  打印  播放
精准发力拔穷根 科学施策筑富路
——县住建局精准帮扶龙坝瓦楼沟村工作纪实
竹溪新闻网讯曾几何时,这个与县城相隔不足10里的龙坝库区大村,和全县大多数行政村一样,属全县73个特困村之一,全村539户人家,贫困户就达3681068人,病残无劳力特困人口34人。
20093月,住建局结对帮扶瓦楼沟村以来,按照“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年大发展”整体目标,选派工作能力强、农村经验丰富的工作队,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难。
咬定目标,矢志不渝谋发展
“全面小康、不落一人”,2017年实现“摘帽脱贫”。这是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下达的总动员令,也是精准扶贫的总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住建局结合该村实际,坚持“整村推进、分户施策、精准到户、帮扶到人”整体思路,把长远发展与眼前解困有机结合起来,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目标实现。
编制完善一套科学发展蓝图。帮助编制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级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精准扶贫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广场公园建设规划,现已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发展规划,为村级发展指明了方向。
组建配备一支强有力工作队伍。局长李相山亲自挂帅,组建由党委副书记周琼、乡建股股长向华为主的工作队,长期驻村入户访贫问苦、出谋拟策,力保“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深做实。
加快形成一套长效帮扶工作机制。采取“一户一法、一人一策、因人而异、精准发力”办法,按照“十个到户到人”基本要求,制订精准扶贫整体规划。规划编制既注重村级产业发展,更突出特困群众脱贫解困,实现从“撒胡椒面”向“精准滴灌”转变,既突出“输血”更注重“造血”,确保脱贫后不返贫,脱贫后能致富。
科学施策,精准发力促脱贫
针对不同贫困类型,制订不同的脱贫措施,“五牌齐打”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助推脱贫。
特困结对帮扶脱贫。最困难的家庭由领导带头结对帮扶解困。3组村民谭玉琴,丈夫因病去世本人长年多病,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后,人大主任杨福卿主动结对帮扶,经杨主任多方联系,将她安排到四季花城管理物业,每月固定收入2000多元。8组村民杨寿群长期患腿疾,肝病十分严重,每年光看病买药都在1万元以上,2个孩子长期辍学。同组村民杨寿明,2014年两个孩子在龙坝水库玩耍意外落水罹难,一夜间夫妻精神全面崩溃。局长李相山主动承担起杨寿群、杨寿明两家结对帮扶任务,在广场公园为两家找到看管公厕的轻松活,还帮两人在公园内安排免费冷饮摊点,如今两户年收入稳定在4万元以上。在住建局结对帮扶下,该村已有13户困难家庭摆脱了贫困,而且在城内安了新家,享受城里人生活。
产业带动引领脱贫。引进优势产业,培植产业大户,引领农户致富。先后流转土地500亩,引进个体老板吴俊在该村新建竹柳基地400多亩,带动20余村民就地打工。村民李世国新建10个食用菌大棚,年生产菌筒10万余筒,带动5人就业。段家根流转水田30多亩种植莲藕………。目前全村已发展种养大户8户,各类示范户30余户,带动120余村民足不出村就业,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能人带动创业脱贫。3组村民杨辉早年到三亚打工,靠诚信务实逐步积累资金和人脉,如今自己办起了电子装配厂,带动村里12人到厂里上班。村民梁红星、刘定华、刘德奎、杨家兵、周光清、王耀波等能人致富不忘乡邻,在他们带动下,全村60余人远赴北京、甘肃、福建、广东等地,从事建筑业、制造业,带动80余户300余人脱贫。
专业合作互助脱贫。村民李晓兰、谢宗琴、罗艳丽有一手好茶饭,靠着这门好手艺,姐妹们组成厨嫂专业互助组,常年活跃在县城及周边乡镇,提供家政餐饮服务。目前,该村已形成专业家政服务队5个,合作带动20余名厨嫂就业。村民陈明付发挥桩基础开挖技术优势,联合全村30余名村民承接工程,城区一半以上桩基础开挖处理工程建设均由他们承担,全村建筑工匠发展到80多人,年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
金融惠农扶持脱贫。为解决发展缺钱的实际困难,住建局积极争取县邮政银行,年初为该村发放首批贷款162万元。借助贷款扶持,龙明志等5户购买农用车跑运输,何金芝贷款10万元新建胶股兰基地20亩,建花卉苗圃基地100余亩,全村25户通过邮政贴息贷款发展特色产业、经商、跑运输,找准了致富路子。
真心帮扶,多措并举解民难
采取“局机关办公费用中节省一点儿、局属单位助一点儿、干部职工个人出一点儿、争取项目扶持一点儿”的办法,住建局累计筹措资金100多万元,争取危房改造、宜居村庄85万元,使一大批便民利民设施迅速落到实处。
新建村级活动阵地,让村民议事有场所,帮助村委会新建 290平方米活动室,并配齐相关设施。
解决行路难题,分步实施通村达院入户水泥路建设,让农户出门不沾泥。新建扩建通村达院入户水泥路7公里,全村90%住户实现水泥路到家。
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夯实农业基础,先后对杨柳沟水库等4座病险塘库实施除险加固,整修堰渠2.5公里。
全面消除村民危房,确保农民住有所居。先后对100余户农村危房实施整体改造,对200多户农村房屋实行外型改造。
关心特困群体,真心扶贫帮困。按照“一名干部不少于1户贫困户,每年走访慰问不少于2次”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定期访贫问苦,全体干部个人每年累计捐资都在1万元以上,确保温暖及时送到特困家中。
高位起跳,凝心聚力促跨越
2015年,瓦楼沟村列入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怎样把该村建成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这是目标,更是责任。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思路,让发展的步子更快。通过推行农民土地入股、镇村主导、市场化建设运作的新路子,流转村级土地37亩,规划新建一座广场公园,配套建设整齐划一的两层小洋房,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村民无处娱乐健身的实际困难,而且可实现整体迁移搬迁35户,整体工程可望年内建成全面投入使用。
与广场公园同步开展的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房屋外型改造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消除土坯房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一个现代化的美丽乡村雏形已现。
“到2017年,瓦楼沟村达到全县美丽乡村样板村标准,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摘冒脱贫’,这是硬任务,也是总目标”。如今,住建局正和村两委一道,加紧制订精准扶贫计划、科学施策分户推进,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实现“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全面脱贫、共同致富”目标提前落到实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