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拌合站里看环保(环保世纪行征文)

时间:2015-07-29 08:44:50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县交通运输局治理扬尘侧记
通讯员张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积极行动,对施工企业拌合材料加工、道路施工过程中能造成大气污染的环节进行了集中治理,对路面施工进行了扬尘治理。
说起拌合站,人们很容易把它和“扬尘”、“污染”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可走进龙王垭拌合站,眼前的景象或许让你瞬间改变原来的看法——沥青刷黑的路面上没有一点尘土,龙王垭隧道口两侧的银杏树泛着新绿,不远处拌合站的两座拌合器机身洁净如新。“今年5月份我们对所有污染进行了治理改造,拌合站将不再浓烟滚滚,尘土飞扬。”该拌合站负责人方孝兵介绍,“以前施工紧张时,站里十分繁忙,机器加班加点生产,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作业区的路面踩一脚尘土能埋住鞋,扬尘严重,即使带着口罩,喘气也不平缓。我们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根据县交通运输局的统一部署,下大力气对拌合站进行了扬尘治理。”
拌合器吃上“细粮”,节约成本60
治理污染的关键在于生产工艺。如何让浓烟滚滚变成清风徐徐,经过考察学习,有拌合站的施工企业决定改造拌合器的“消化系统”,“以前机器使用的是重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无法控制,排放的浓烟污染了环境,油污对机器造成损害的同时也污染了作业区。为彻底改变这个现状,我们改造了拌合器的装置。”一施工企业负责人说,“除此之外,沥青拌合器更换了1500条除尘布袋,安装了粉尘加湿器。”
该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改造后按照每年生产8万吨沥青拌合料计算,每年至少可节约重柴油700吨,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00吨,仅燃料费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成本60万元。此项设备的改造,不仅能减少重油的采购、运输、贮存、加温等环节,降低成本,而且应用清洁能源,能大大减少污染排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建设创新型行业、促进“高能耗”养护向“绿色”养护转变起到推动作用。
在建项目控制严,扬尘不准有
“修路时山体、路面被挖开,汽车经过尘土飞扬,我们盼着能走上平坦顺畅的公路,但修路期间的扬尘真受不了。”水坪村民付某对修路造成的空气污染颇有微词,不过现在付先生的这种担心将一去不复返。
今年在建的G346一级公路、水向公路水小段、兵天段、桃向段等项目,各施工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扬尘污染。“拌合料及渣土运输车辆覆盖运输,对运输车辆进行防尘冲洗、清洁,防治泥土扬尘及散落。对易产生扬尘的污染源,采取遮盖、洒水、封闭控制。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等及时清运,保持环境整洁。在施工中,实行厂拌混凝土、厂拌砂浆、厂拌水泥稳定混合料、厂拌沥青混合料,杜绝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等材料。随时检查施工现场及周围扬尘污染源,及时清扫,及时洒水,保持环境清洁。工程完成后,施工现场快速清理完毕。”县交通运输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县交通运输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一旦接到预警,在第一时间向各施工项目经理发出短信要求,由施工督导员按地块进行全覆盖巡查,积极应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处置。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明确工程参建各方的责任,增强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了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管理部门四位一体、齐抓共管文明施工的工作格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