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路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侧记
通讯员 吴德华
日前,十堰市委、市政府公示的省级文明单位,县公路局名列其中。前来该局调研视察的市公路局主要领导闻讯后,情不自禁地说:“竹溪的变化真是出乎意料,今年在适当的时候,要组织全市各县的公路局长们来看一看,学学竹溪的经验。”该局是如何取得可喜成绩呢?笔者通过深入采访,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
养路先育人
要想养好路,必先育好人。为此,该局每年都要拿出一笔教育经费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专用基金。其育才方式灵活多样:局机关每逢周4集中学习,一线道工每月逢7晚上必须集体学习,每月季由局领导分别到6个中心站组织各站道工集中学习,并将学习成效与绩效工资实行奖惩挂钩。
鼓励自学,凡是自己愿意学习深造的干部职工,单位一律在时间、路费上提供方便。拿到学历证书的,单位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先后为50多名自修深造的职工报销了学费。金秋助学,凡是单位职工子女及单位扶贫点村民的子女考上大学、家庭有困难的,局里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确保贫困学子能走进大学校门。去年8月份,该局拿出1万元,资助了单位职工子女及新洲双龙村共4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提升正能量
县公路局制定和完善了行政、财务、人事、工程、养护等各项管理制度,变过去的人管人为现在的用制度管人。同时推行领导干部下基层帮站包班“一线工作法”;坚持节假日、双休天小车统一入库封存、杜绝公车私用;坚持上下班签到签退考勤制度;节日期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振奋干部职工的精神,提升正能量,即加强党建,开展“十星级党员”评选、党员公开承诺、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吸收和培育新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去年“七一”建党节前夕,李涛、柳远静等2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了局党总支的预审考核;每逢“九九”重阳节,该局领导都要将离退老同志请回来开个座谈会,请他们提意见和建议,给他们发点慰问金;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设道德讲堂。前年,在《今日竹溪》报开设了“寻找最美养路工”系列报道专栏,从不同角度连续报道了6名生产一线的先进典型人物,并将总工蔡成山的模范事迹录制成“道德讲堂”专题片在电视台反复播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基层养护管理站开展创建“星级站”、“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创先争优活动。
到目前,该局已有90%以上的站被评定为“星级站”,厥山站还被分别授予全省“五星级”站和全国“先进班组”荣誉称号。该局还开办有《竹溪公路网》、《竹溪公路简报》等信息交流发布窗口,每年举办一期业余通讯员培训班,鼓励职工向各大媒体投稿,去年在各大媒体用稿100多篇。
合力铸路魂
为了跑项目,筹资金,近几年来,该局领导下省城、到十堰、争取到国家1亿多元的公路大中修、危桥改造及安保工程项目资金补助。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近200公里、重建加固危桥60余座、做钢护拦10余万米、防撞墙9000多米、立指示标志600多块……为所有高危险段系上了“保险绳”,局属飞天公司还在外中标承搅了1亿多元的工程项目。仅去年一年,该局就投入了8000多万元的公路建设及小修保养经费,对全县所有列养公路的水毁欠账进行了全面修复,共计修补油路、水泥路面坑槽50000多平方米、修复边坡坍塌缺口200多个、清除新老垮方近100000立方米、原公路沿线设置的示警红桩被全部拔掉了(除近期已列入大中修计划的之外),并在公路大中修的基础上,分别将三条主干、200多公里线路打造成了“民生路”、“标准路”、“生态路”,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营造了畅、洁、绿、美、舒、安的良好公路交通环境,尽到了公路交通行业当好“先行”的应尽职责。该局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2012—2014年度“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关注微竹溪,关心大竹溪!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