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水务局强化“人水和谐”理念,立足于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如今的竹溪河已逐步成为改善民生,生态环保,防洪保安的生态之河。
民生水利,润泽民生。民生水利建设是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重要手段,该局积极谋划,倾注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水坪镇是竹溪河流域集中联片基本农田区,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地,仅水坪镇就有2万多亩良田分布在竹溪河两岸,近3万人居住在其中。但该河床宽窄不一,淘刷、淤积严重,防洪标准低,稍遇大雨,则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竹溪河水坪段防洪工程建成后,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暴发产生的危害,保障了水坪镇沿岸及下游44987人,5357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明显改善显著成效,被当地百姓称为是“惠及民生、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生态水利,岸绿景美。俗话说“水性喜曲”。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秉承自然,尽量保持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宜宽则宽,宜弯则弯,避免截弯取直,防止河道直线化,以河流的多样性确保河道水生物的多样性。在河道修葺生态宾格网、河底栽植净水水生植物,并运用生态护坡理念,减少水土流失,维持坡面植物生存环境,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有效地保护了河道的生态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治理后的水坪段、双河口段河流两岸的生态林迎风挺立,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河边的亲水平台成为群众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亲水阵地,营造了“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防洪保安,促进发展。该局以防洪保安为主,结合生态景观建设,打造人水和谐的防洪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变水患为水利。竹溪河双河口段通过治理,防洪标准提升为20年一遇,中峰段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在设计中,分类突出重点,在人口、农田密集区域,以防洪保安为主;在人行通道,跨河建筑物等设计上,突出水文景观;在戏水、亲水方面以安全水利、和谐水利为支撑,不但治理了水患,增加了土地,改善了生态,美化了乡村,更是将竹溪河治理成为了彰显水生态文化的样板区,河道治理的示范区,为水利的纵深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环境。(方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