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民政局圆满完成全域标准道路名称制图工作,使我县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城乡道路名称规范化、可视化呈现的县(市、区),以”地名坐标”赋能城乡发展。
精细打磨,从田间地头到图纸规范
今年5月,竹溪县民政局启动专项工作,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全程参与。这项工程的起点,是遍布城乡的实地勘察。县民政局区划地名股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踏遍全县15个乡镇的街头巷尾、山间要道,逐路采集名称、走向、交汇点等基础数据。
“光采集还不够,得让老百姓认账。”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初稿形成后,各乡镇迅速组织村(社区)干部开展“地毯式”校对,基层反馈的70余条修改意见被逐条核实,最终由技术公司完成标准化绘图。
一图多用,激活城乡治理新动能
“1114条城乡道路主干道、次干道、乡村路层级分明,道路名称、起止点、途经区域等一目了然。”以前村里修路,图纸上的'密云路'常和村民说的'五条岭’对不上号,现在拿着图一说就明白。”城关镇守金店村党支部书记指着图纸上的本村区域,难掩欣喜。
各乡镇一致认为,标准道路名称图不仅解决了“名实不符”的历史遗留问题,更成为城乡规划的“活字典”。各乡镇在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及项目规划时,依据道路分布图可实现精准定位,让这张“导航图”在智慧城乡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马黎 王理霞)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