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竹溪,我氧你!到竹溪南山里走人家。”6月23日,小儿刘彦声中考甫一结束,我们驱车直奔故乡竹溪苍翠的腹地——南部秦巴深山。此行非为消暑,而是怀揣久违乡情与探寻渴望,欲在泉溪的清冽、桃源的幽谧、向坝的高亢、天宝的氤氲、兵营的蓬勃里,触摸土地脉动,聆听“秦巴深处人家”生生不息的故事。
泉溪金漆:染亮秦巴七彩画卷
6月24日晨,自竹溪县城抵泉溪镇。“天晴了,快看河里石板画!”彦声喊道。
河床天然石板画千姿百态,山水花草虫鸟。或如远古岩画,或似现代写意,鬼斧神工熔铸青山碧水,成就“清泉石上流”奇观。
“泉溪之美,不止山水,更有竹溪非遗工坊:石板河金漆世家。”镇长李金峰介绍。
(作者在泉溪石板河非遗工坊请教漆艺。刘金红摄)
竹溪曾为全国生漆出口基地县,1976年获誉“中国生漆之乡”。“从小看着父母育苗、栽树、割漆、做漆器长大。”张晓莲眼中闪光。作为第四代传人,她革新采漆工具,申报11项专利。
一件漆器的诞生堪比修行,开坯、造型、漆灰、打砂、褙布、打磨、浆灰填缝、髹涂……反复数十遍,历时六月方成。她通过培训传承人,带动42户农户实现了增收,并获得了“全国乡村工匠”等称号。
竹溪县出台奖扶政策激励下,全县百亩以上生漆基地133个,面积13万余亩,规模居全国前列。竹溪漆器赶漆技艺、大木漆采割技艺分获省市非遗。
八卦水木:云海深处的秦巴绿肺
24日抵达湖北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552公顷原始森林如巨毯铺展,96.5%的森林覆盖率让呼吸畅享,每立方厘米万余个负氧离子沁凉拂面,“来竹溪,真氧人!”
穿行古木穹窿,金斑洒落新修步道。红豆杉遒劲,珙桐如白鸽。朽木新生小灵芝,动物足迹印溪畔。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04科964属2940种,重点保护72种;野生脊椎动物30目96科312种,重点保护50种,近年发现8种新植物。
万江河、石板河、五道河如银练绕峰,凿潭泻涧。清冽的山泉汇入堵河,奔涌五百里注入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的命脉。场长许启辉巡河:“咱们守的不只是林子,更是首都的水井哩!”
(八卦山、万江河等拱卫着中华慈母树。 徐浩摄)
“中华慈母树”生于万江河畔,220年树龄枫杨,怀抱灯台、李子等七种寄生植物,成“怀抱七子”奇观。林场有鄂西第一枫,相传明朝皇帝所植,树龄468年。乡民拜树求子祈寿已成民俗。林场获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和3A景区。
云雾缭绕,林海宛若仙岛。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50亩石斛种养基地,种植铁皮石斛200余万株、养蜂百箱。万江河村集体发展连翘、芍药、黄柏、杜仲等药材,山民采药,林药套种让青山变“金山”。
桃源山泉:竹溪活水里的秦巴烟火
25日上午,沐雨至桃源乡中坝村丹霞山芙丝矿泉水源地。“水穿岩透石经百年滤出!”经检测,属高锶、低钠、弱碱性天然矿泉水,清透纯净。 芙丝水厂内,水流如银链凝为瓶装,输向四方,成为桃源递给世界的名片。
瓦沧冷泉养殖场引高山深泉,虹鳟游弋。两期共建99个圆形鱼池,“池水引自山泉,恒温15摄氏度,冷水鱼肉紧鲜甜!”养殖员道。清泉化鱼群为生机,冷泉渔场成规模,催生农家乐民宿。
奔涌泉水,化身饮品、鱼脍,牵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桃源人以山为砚、水为墨,书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篇章。
(桃源乡八里峡、丹霞山等高山飞瀑涌泉。 杨浩摄)
下午抵达桃源乡卫生院。院长叶诗超刚巡诊回院。“党员示范岗”下泛黄的出诊记录本,诉说着20年足迹:踏遍15村组,深夜急诊山路,疫情逆行转运。“山里人看病不易,我们就是移动的‘泉水’——流到哪里,健康就送到哪里。”
向坝民歌:秦巴深处原生态的交响乐
26日夜经十八里长峡抵向坝乡。墨色群山隐,会议室歌谣讨论灼灼。《黑暗传》遗韵在向坝民歌中苏醒。“向坝民歌是《黑暗传》活态分支!”乡长周军剖解:明清移民古歌融山野号子,成“创世神话田歌化”奇观。
《十想郎》“一想我的郎……”,五句子山歌“四正一韵”韵律,真假声高腔形成“三声子”“溜溜调”,被誉为“秦巴深处原生态交响乐”。
(向坝民歌唱响竹溪县民间春晚。 周军摄)
翌日破晓,上松树梁烤烟地访向坝村三组歌王王学龙,他演示“三绝”,即兴赋词——见烟叶病,“六月烟苗生了灾。”;真假声转调——句尾“嗖音”似山鹰掠谷;身体打击乐——踏节拍,击膝盖,背带簌震。
“非遗保护,要像烟叶那样扎根泥土。” 我感慨道,向坝民歌非标本,是烟田即兴,是生命节拍。
天宝绿茶:秦巴春茶香飘天下
27日,车过向坝,山风送草木清气,天宝茶山云雾显形——万顷碧浪奔涌,染秦巴为流动翡翠,醉了我这竹溪春茶40多年的痴客。
晨光穿雾,3100亩丰产茶园现雏形。茶垄盘旋如绿色五线谱。茶农指尖翻飞采“一芽一叶”,银毫闪曦光。“高山茶贵在银毫——锁露水精华,泡三春鲜灵。”
高桥村茶厂,自动化生产线吞吐青翠。鲜叶流淌,杀青喷雾,温控精准。“85℃出豆香,90℃生栗香。”茶叶翻滚成箭茶松针体态。
(天宝乡建成高质量丰产茶园。 罗翔宇摄)
天宝寨村手工茶坊,七旬匠人赤膊立在柴灶前。铁锅泛青,枯手抄叶,陶壁脆响,栗香炸开。“机器求形,人手养魂!”摊开茶:条索紧细如银针,白毫莹莹生光。
天宝山茶亭,玻璃盏盛头采。沸水倾注,银毫如星河倒悬,芽叶舒展。轻啜,鲜爽似咬破嫩豆,回甘如板栗甜香。全乡10,780亩茶园,六成农户靠茶吃饭。
兵营果廊:秦巴古战场打造新传奇
暮色吞噬山脊,兵营镇灯火如星洒水库岸。镇党委书记周建华挺立路口:“今夜闯迷魂阵。”
参观游客中心、跑马场、烽火台、瞭望台。 周建华指对岸:“吊桥连半坡营地。兵营餐厅形虎符,停车场拟盾阵。高速贯通后,涌来的是浇灌山峦的活水!”
28日晨光漫过罗汉湾村西瓜基地,510亩墨绿瓜叶起伏,露珠流转。种植大户熊吉根扣瓜皮:“听脆声!身份证在土里!”剖土壤:海拔580米沙壤如金粟,PH6.2弱酸土孕钾磷;东北坡艳阳烘焙糖分,夜风急冻锁甜。
(兵营镇罗汉湾村西瓜熟啦。刘金红摄)
“天地炼的金丹!”挥刀劈瓜,绯红瓜瓤炸汁,七八孩童欢呼围拢。检测报告:中心糖度14.2,脆度超普通西瓜三成。
熊吉根教孩子识“瓜蒂卷曲如猪尾”时,无人机掠过全镇6村2000亩瓜田。顺风雨村物联网大棚,墒情数据实时显示。全镇依托首批3万亩集体林权托管,发展林下经济,创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示范基地。
灯火长明:竹溪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五日履痕,6月28日斜阳中画句。彦声倚窗回望兵营暮霭层峦:“和去年暑假跑11个城市比,这儿空气甜,风景活似画,食物有机鲜香。村里人、山上树、溪中石,都在讲故事,一步一个样儿。”童言如泉,道出山水本真——非喧嚣布景,是有呼吸、温度、故事的“人家”栖居地。
晓莲指尖金漆,是时光淬炼匠心,幽坊点亮星火;诗超药箱跋涉,是仁心织就纽带,系安康于崎岖;学龙喉间民歌,是根植沃土呐喊,峡谷荡漾不息回响;建华眉宇笃定,是万千脊梁缩影……泉溪漆、丰溪药、桃源水、向坝歌、天宝茶、兵营瓜——竹溪南山“六大宝”,哪一宝非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家”,以勤勉双手、乐观守望,在偏远山区谱写的乐章?
(武陵不夜城山二黄戏剧吸引八方游客。甘少群摄)
我的思绪飘回竹溪县城:武陵不夜城灯火璀璨,是山二黄拥抱现代的自信;东门月宫池波光潋滟,映历史温润;桃花岛夯土小镇朴拙厚重,诉“土”“根”智慧;关垭楚长城的苍茫雄峙,默默守护芈月出关;水沐清华园盎然绿意,描绘宜居新城画卷。正如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所讲:“这城乡交响,文旅共舞,既是竹溪人对家园的深情守望,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山路蜿蜒入夜,深夜灯火长明。这灯火,正是秦巴最深情的注脚:鲜活人家的故事上演,奋斗薪火相传,家之温暖恒在。(刘家敏)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