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县卫健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提高思想认识,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多措并举解决群众疫情防控态势下的就医难题。
一是强化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县直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开发技术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采取提供预约就诊挂号、交费、查询报告、整合互联网数据端口及医院内网系统连接等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民服务措施,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公众号等实现线上挂号、交费、查询病历、检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尽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来院频率。各医疗机构自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就医群众利用微信公众号挂号达11783人次,占就诊总人数20%;微信公众号交费,支付宝、微信扫码等达12万人次,占交费总人数55%;利用微信公众号查询体检结果超6000人次,占比达30%以上;积极引导居民在网上查询核酸结果达全院核酸人数的70%以上。自我县县直医疗机构采取互联网络服务以来,最大程度减少和缩短了人员聚集风险及等待时间,避免交叉感染机会,提高就医就诊速度和效率。
二是强化自助机便民式服务模式。为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群众获得感及满意度,县直医疗机构根据就医患者流量需求在楼层、区域增设自助挂号、交费、打印报告结果等自助服务硬件设备,增设导医志愿者,引导并帮助患者利用自助机便民服务设备完成相关操作。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以来,便民式自助机挂号服务人次近2000人次,便民式自助机交费达30000余次,便民式自助机打报告率为90%。
三是强化绿色通道措施落实落细。县卫生健康局依托县直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救治中心的发展,建立了以县、乡、村、社区等为基础诊疗服务网格体系,各临床诊疗救治中心先后与各乡镇、民营医院签订了共建、共享、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联合协议,指导县直医疗机构与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胸痛、卒中防治单元及心电、影像共享单元,实现协作体内的检查互认、通道互通互转、远程就诊共商共议,开通了便民就诊绿色通道,打通了简、便、廉、优的医疗便民服务体系,为解决群众看病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了诊疗的黄金时间,提升了我县医疗救治整体能力。据初步统计,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已累计为15家乡镇卫生院分析报告68765例心电图,发现急危值近400余例,短时高效通过绿色便民通道接诊胸痛患者、卒中患者近2000人次,救治成功率95%以上。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共纳入胸痛绿色通道患者近2000余例,救治成功率95%以上。120急救团队出动紧急救治达近3000余次。危急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畅通以来,有效的避免了因救治不及时、不精准而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
四是强化畅通医疗保障救助体系。自医疗机构开通电子医保凭证自助刷卡功能、打印电子发票功能以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因患者就医相关证件没带齐全产生的烦恼。患者自进入医疗机构后同步落实畅通了发热病人和普通病人预检分诊、首诊负责、点对点办理出入院手续等流程,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感受暖心式医疗护理等服务,患者全流程感受全新服务,优化了服务流程,进一步地提升服务满意度,少了投诉,多了感恩。
五是强化群众就服务医获得幸福感。借助医疗机构依据服务能力提升管理年、优质服务荆楚行等工作契机,建立健全了住院、出院、返院患者的回访制度,采取由所在专业医护人员以电话、视频或上门入户、义诊等回访进行了解患者情况,及时解答病人诉求、治疗成效、后续用药指导、康复保养等层面的疑惑,及时给出最佳治疗防治和护理指导,强化了医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康复能力,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关怀,树立了医者仁心良好形象。
六是强化风险意识防控不松劲。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竹溪县卫生健康局依据国家、省、市、县重要批示精神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根据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总体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哨点作用”以首诊医师负责制为基础,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和医疗物资的配备保障及统筹调度,确保不因疫情防控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2021年以来,县卫生健康局多次组织全县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参与院感培训及应急演练,始终为打好全县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足最充分的准备。截至目前,县卫生健康组织县直3家医疗机构、15家乡镇卫生院、8家民营医院参与了2次核酸采集人员上岗培训,培训合格人员达2000余人次,为我县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技术人员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根据县委、县政府、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安排,15家乡镇卫生院、县直3家医疗机构、城区内10个便民核酸采集点位已全部运行,并承担日常免费核酸检测工作。2021年以来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全县医疗机构多次进行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新冠病毒核酸采集上岗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各医疗机构均按照要求配备兼、专职感控人员,从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层面看,县卫健局始终依据疫情防控总体工作布局要求,医疗救治医院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对老年、妇女儿童等群体存在基础慢性疾病如肾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孕产妇等特殊患者建立网格化管理,并开通核酸监测通道优先保障其就医渠道。对慢性病和老年病情稳定患者,根据病情及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要求适当延长处方用量,并开通24小时健康热线,减少其就医频次及人员聚集感染风险,进一步保障其用药需求。2022年至今,县中医医院精神卫生、县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诊疗服务达623人次,实现线下患者分流,减少排队及等待时间,有效的避免了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人员集聚,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陈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