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 模式,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时间:2021-08-12 15:07:05      字体:  打印  播放

我县政府采购项目全面进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近日,笔者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县文旅局图书和邮发报刊采购项目将作为首个通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进行开标的项目。

今年以来,为规范政府采购交易行为,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提高政府采购招投标采购效率。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系,并组织专人学习,从8月1日开始正式运行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

目前,已完成了政府采购电子招标系统贯通,接入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监管部门等相关主体,从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投标文件编制到投标、开标、评标、报价、中标及监管均可通过电子化系统完成,真正做到交易受理“不跑腿”、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为投标企业节省交通、住宿、制作文件等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环境,让投标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地为优化发展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县政府采购股)

我县开启“襄十随神”片区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近日,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了竹溪县“百草堂制药厂GMP认证、许可建设工程(EPC)”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这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落实《湖北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鄂公管文[2021]10)文件的基础上,开启“襄十随神”片区首次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此次远程异地评标,在招标人的见证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抽取平台”抽取到襄阳市区5位专家评委参与评标。专家评委使用身份证登录评标系统,通过互联网音视频进行即时互动交流、在线评标。评标过程中,主、分会场画面同步直播,评审细节全程留痕、可溯可查。经过4个小时评审,评标过程顺利完成。

据了解,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是依托先进网络通信技术,构建可视化远程评标网络系统,打破市县间空间距离限制,实现了评标专家和交易中心评标设施、场所等资源的智联共享,有效解决了本地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等问题。同时,远程异地评标的推行最大限度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进行隔离,消除因专家资源有限造成的“老面孔”和“熟人圈”现象,规避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保证了评标的公平、公正。随着此次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帮助我县实现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也进一步提升了评标的质量和公正性,同时更优化和完善了招投标市场环境。(余苗妙 丁国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