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十四五”开新局】羊肚菌冒了头 好日子有盼头

时间:2021-04-05 11:50:05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 刘巧玉)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三五”时期,我县坚持决战决胜,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全县73个贫困村11.1万贫困人口摘掉了贫困帽子。但对广大干部群众而言,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需要接续奋斗,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结合实际,不断深化产业带动发展模式,让更多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让村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使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

 3月29日上午,阳光明媚,记者来到县河镇柏树垭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黑色遮阴网大棚。大棚内,一株株上棕下白、好似羊肚的菌菇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这些原来生长在云南、四川等地的羊肚菌在柏树垭村成功“落户”。

“你看这边大棚羊肚菌的长势好好哟,这一片至少有几百朵,个头粗大,菌肉饱满,这段时间天气比较好,其他大棚也都开始陆续出菇,进入收获期。”看着破土而出的羊肚菌,正在大棚内指导农户采摘的基地负责人张波掩饰不住满脸的笑容,他相信今年的羊肚菌将迎来一个好收成。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453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457

走进大棚,村民正抢抓农时开始采摘。只见他们用小刀切断菌柄底端,削去菌柄处的土层,小心翼翼的放进身边的收集桶里,看着一颗颗成熟的羊肚菌,村民们喜笑颜开。“基地就在我们屋边上,离家近,活路也比较轻松,我在这摘羊肚菌一天80块钱,感觉还可以。”今年53岁的秦桂兰是柏树垭村2组村民,自羊肚菌种植基地建立以来,她就一直在这务工,家门口产业让她赚钱养家两不误。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500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503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506

“截至目前,基地共种植羊肚菌35亩,每亩产量300至400斤。我们这大概10余斤新鲜羊肚菌能晾晒烘干成一斤干货,市场价格1200元每斤,主要销往四川、广东等地。”张波说道:“下一步,我计划扩大发展规模,再发展300亩的羊肚菌,带动周边村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

据悉,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肚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药真菌,益肠胃,化痰理气,被誉为“菌中之王”。但由于受环境、气候等条件限制,野生羊肚菌产量极少,采集十分困难,所以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而羊肚菌在县河镇柏树垭村的成功试种将为当地农户增收开辟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农业注入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509

 

微信图片_20210405114512

产业兴则农民富。近年来,县河镇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转型,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计划新建生漆基地1500亩、建成万亩生漆产业园,新发展中药材2000亩,管护幼龄茶园15000亩、改造老茶园3000亩,新建特色水产养殖200亩,巩固发展食用菌300万棒,发展竹产业3000亩,带动3000余户群众参与产业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县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猛向记者说道。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