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实践反复证明,软环境是最‘硬’的生产力,是一个地方是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余春存说,“区域之间的竞争,最本质和核心的就是经济发展软实力的竞争。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实现新跨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如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软环境是什么?软环境是服务、是效率、是形象、是信誉、是经济快速的生命线,是投资环境的金字“招牌”,是最“硬”的生产力。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是吸引项目“入住”的关键,是投资者投资兴业的“法宝”,是聚集人才的“磁场”。
近年来,为推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经济发展软环境,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力地推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在发展中,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大局观念淡化、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说得多做得少,个别部门和公职人员的门难进、脸难看,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像一座冰山一样,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经济的发展,挡住前进的脚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进则退。这些前进路上的畔脚石,如果不消除,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进而就会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
抓软环境,就是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地为投资者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创优投资软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你在创优发展软环境,别人也在创优发展软环境。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清晰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别人的优点,分析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创优软环境建设中,服务是软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努力把自己的职责体现在为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上来,在不违背法律、不违背政策、不影响群众的利益、不影响他人的生产生活的原则下,尽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流转环节、缩短办理时间,尽力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同时要做到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服务软环境。
对损害竹溪发展环境的行为和个人,必须要做到有诉必查,快查快结,从严处理。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竹溪形象”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形成崇商、敬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把我县软环境打造得更好、更优,努力建设成为“秦巴山区软环境最优县”,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我县投资兴业。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