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晒项目 增干劲 我县6月份扶贫项目拉练举行

时间:2020-07-07 10:03:57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杨秦青)7月3日—4日,我县举行6月份扶贫项目拉练活动。活动集中一天半时间对桃源、向坝、十八里长峡管理局、丰溪等地扶贫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县委书记余世明,县委副书记武小凯,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明昌艳,副县长周力波以及全县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拉练活动。

丰溪小香港_副本

桃源乡是此次拉练活动的第一站。

桃源乡中坝村顺达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合作社以养蜂、药材种植、野茶开发为主导,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电商平台”经营模式。建设养蜂示范基地3个,签约农户760户,建有蜂蜜灌装生产线,年加工能力500吨,近年来,合作社又积极组织社员发展药材种植,目前已发展独活、云木香560亩。

丰溪小香港_副本

丰溪小香港_副本

桃源乡杨寺庙村弘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2019年3月确定发展神仙树种植加工产业项目,计划3年内带动全村100户贫困户发展神仙叶1000亩,目前合作社生产神仙叶精粉,加工制作神仙豆腐,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丰溪小香港_副本

丰溪小香港_副本

向坝乡是此次拉练活动的第二站。

向坝乡向坝村祥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创业致富能人龙云华创办,合作社主要以辣椒、土豆、四季豆、西红柿、缸豆、黄瓜等10余种时令蔬菜种植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十堰、湖南辣椒交易中心等地,公司通过“土地流转、产品回收、务工增收”等途径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已吸纳社员250余人,发放劳务工资80余万元。

丰溪小香港_副本

丰溪小香港_副本

向坝乡向坝村安幼养老中心,现有三留守人员90人,中心由向坝村村委会专人负责管理,按照 “人岗相宜”的原则设置公益性岗位安置留守妇女、服务留守老人、托管留守儿童。通过 “岗位+服务”的模式管理安幼养老中心,让留守妇女 “有事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有人管”。

十八里长峡管理局是此次拉练活动的第三站。

双桥村以公益性岗位八员(卫生保洁员、安全卫生监督员、公路养护员、防火防盗值守员、安全饮水管理员、五保护理员、河道管理员、护林员)设置为契机,大力实施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显著变化。

丰溪小香港_副本

双桥卫生整治_副本

长峡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区(以工代赈项目)于2020年3月6日启动,项目规模90亩,投资规模355万元,目前已收集栽植珍稀植物品种38种,2.3万株。项目建设已带动双桥村83户89人就地就近务工,预计项目全部竣工,可带动120人以上就地务工就业,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丰溪小香港_副本

双桥卫生整治_副本

丰溪镇是此次拉练活动的最后一站。

丰溪镇农产品交易中心,始建于2019年7月,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集中药材、食用菌和农副产品产销一体的综合交易平台,也是丰溪面向川陕鄂渝展示和销售“自家”农产品的重要窗口。交易中心采取“外引内建、饮水活源”的方式招纳有带动力、有实力的“农字头”企业入驻投资,将丰溪本地农产品销往武汉、重庆、陕西、安徽等地,现已完成产销对接40余次,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初步形成了“外联市场、内建基地、内产外销、以销促产、农民受益”的新格局。

双桥卫生整治_副本

丰溪小香港_副本

丰溪镇深山小香港土特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于2020年4月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干制蔬菜、土特产品、泡菜加工销售,合作社采用“车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入合作社、合作社联商超”的运营模式,统一技艺、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目前已实现“农户订单种植、合作社全程回收、车间满荷生产、商超介入销售、农户直接受益”的目标。

双桥卫生整治_副本

丰溪镇周家坝村天然园高山设施蔬菜基地,首期建设近100亩,现已建成设施菜棚55个,种植40余亩的露地蔬菜,加工分拣车间200平米,产出的蔬菜通过订单销售的方法销往镇内及巫溪等邻近县市农贸市场,合作社按照“支部规划、干部引领、党员示范、农户参与、互助脱贫”的总体思路,一方面广泛吸纳本地村民就近参与土地流转、参与种植、务工增加收入,一方面发挥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就近带动52户农户参与种植务工,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可增收30万元以上。

每到一处,余世明等都深入扶贫车间、厂房、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各项目建设、发展运营、管理模式、贫困户参与度与收益和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等情况。

余世明指出,产业扶贫是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要大力兴办扶贫车间、种养殖合作社,积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养殖、休闲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项目,加快培育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要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以长远眼光做规划,注重中长期效益,确保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做到产业精准、项目精准、受益精准。要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好以工代赈项目,支持贫困群众多途径参与项目建设与经营,真正建立起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受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及时解决好产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好、服务好、保障好项目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