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我县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的分区分级防控策略为宗旨,以“病例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全城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应急响应降级不等于降防”为核心,全面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常态化。
稳抓防控队,基层网底更壮更牢。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知》,5月6日、5月26日县委常委会两次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切实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保持责任之心、谨慎之心的意识,全县上下能严格按照应急响应级别要求,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网格员、小区物业管理员、志愿者、基层卫生防疫人员、片区民警、小区居民等各方力量,抽调精英骨干,建立了详细的社区常态防控人员台账,抓好社区常态化防控工作。城关镇4个社区(西关社区23人、东郊社区19人 、鼓楼社区24人、幸福社区27人)各组建一支常态化社区防空队。以村(社区)为单元,以村(社区)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派出所民警、卫生防疫人员为主要力量,每村明确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固定人员形成常态化防控专班,逐村建立防控专班人员信息台账,压实常态化防控责任。目前,常态村(社区)防控专班共计2355人,全县317个村(社区)实现常态防控专班全覆盖。以村组(小区)为单位,组建由网格员、小区物业管理员(村组干部)、村医(社区医生)、志愿者、村(社区)居民为主要力量的村组联防队,每个村组固定1人担任信息报送联络员,逐村逐组建立防控人员信息台账,确保疫情防控“四早”要求落实落地。
稳抓网格建设,信息更真更实。以小网格建设为抓手,以社区网格、 住宅小区、楼栋为基本单元,分解细化网格管理,探索推进城市社区“县直单位党组织+楼栋长+志愿者”常态共防、共建、共享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健康码,将疫情防控纳入网格化管理重点内容,做好社区人员信息采集、疫情防控排查和疫情信息宣传,加强对发热人员、境外和高风险地区来溪返溪人员、无症状感染者及治愈出院患者、密切接触者、生活困难群众、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确保信息收集高效精准,重点人员管控有力有序。
稳抓医疗机构“哨点”,筛查力度更强更精。县直3家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常态化运行,严格执行预检分诊、首诊医生负责制,强化“两个闭环管理”,发挥了监测预警“哨卡”作用,确保“四早”要求落到实处。为扩大核酸检测力度,县人民医院在4月份又购置了1台荧光PCR扩增仪,现已有2台核酸检测仪,日检测能力达550人左右。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17802人,实现了医务人员、教师、福利院、看守所等重点场所、行业人员应检尽检,复工复产、学生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的目标。目前,全县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稳抓流调、境外入溪人员的管理,防控环节更实更细。流调队员坚持平战结合,开展境外入溪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追踪,凡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县疾控中心集中力量24小时内完成流调、流调报告并第一时间上报。对境外入溪人员凡未完成14天集中医学观察的,一律在县金铜岭集中医学观察区进行14天医学观察,共计留观35人。未发现输入性病例。
稳抓重点场所,防控范围更大更广。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场所已有序开放;通过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了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等室内场馆。继续坚持养老机构、福利院、监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封闭式管理,落实人员进出管理、人员防护、健康监测、消毒等防控措施,新进入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探视人员均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我县自疫情以后,全县上下已把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常态化,从未松懈。截止目前,全县无新增病例,筛查无症状感染者为零,防控工作依然有序进行。(杨巧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