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完成“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为更好地总结展现五年来全县干群团结奋进的坚实足迹,激发全县人民斗志,更好地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竹溪县发展和改革局、竹溪县融媒体中心特联合举办“回望脱贫路、追梦奔小康”有奖征集活动。自6月8日起,将陆续择优刊发应征作品,敬请关注。
牵手困难群众 真情服务攻坚
——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包保贫困农户稳定脱贫
当全县脱贫摘帽后,巩固稳定脱贫的工作还很多,扶上马的群众还有因病因灾因收返贫的可能,加强县直机关“四双”帮扶,责任不能脱、力度不能减,力量不能弱,必须以一贯之加强党员干部包保工作,倡导帮扶干部全天候随时在线服务群众,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深化“三十”活动
以贫困户为重点,覆盖全部农户,开展“十进十问十帮”活动,即要求机关党员干部进一般贫困户,问脱贫奖扶政策和综合扶贫措施落实情况,帮助巩固脱贫信心。进兜底贫困户,问衣食住行,帮助其合理计划保障;进易地搬迁户,问生活安置和生产生活现状,帮助搬迁后续发展;进外出务工贫困户,问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教育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儿童教育和老人生活困难;进普通农家,问所需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产业大户,问发展思路,帮助产业大户谋发展;进党员干部户,问民主管理和经济发展路子,帮助其发挥乡村治理带头作用;进外出创业成功户,问服务需求,帮助其谋求回归创业之路;进宗族大户,问乡风民约和村民自治建设情况,帮助树立文明的社会新风;进维稳重点户,问合理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和谐。
二、执行“三日”在岗
一是“基层工作日”接“地气”。攻坚期间,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每月基层工作日不少于10天,机关干部每周基层工作日不少于1天。驻村工作队工作日全部在村。二是“志愿服务日”聚“人气”。每名党员干部每年组织到村参加4次以上的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各项村级公益事业,义务为驻村群众提供各项服务。三是“集中活动日”鼓“士气”。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每季度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党内活动,采取“三会一课”、座谈交流、技术培训等形式,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决议,研究通报情况,谋划工作,组织集体学习或观看电教片,开展扶贫述职评议等。
三、优化“三真”服务
一是真情投入建感情。机关党员干部农家门,要说农家话,喝农家茶、吃农家饭,给贫困老人当儿女,给同龄人当哥姐,做兄妹;给留守孩子当父母,做叔叔、做阿姨,自觉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与普通群众建感情,立信任。二是真诚服务立信任。在贫困群众感到困难无助时,要做群众的“110”,排忧解难;在群众感到困惑不解时,做群众的“114”,答疑释惑;在群众生病急需送医时,做群众的“120”,鞍前马后服务;在群众上当受骗、利益受损时,做群众的“12315”,维护合法权益;在群众有怨气、有怒火时,做群众的“119”,应急灭火;日常做人民群众平常办事的代理员、落实咨询各项惠农政策的代言人、“零距离”联系服务。三是真抓实干求实效。党员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1个课题,参加联系村党员大会、党员代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不少于2次,走访党员不少于村党员总数的1/3,走访群众不少于30户。机关干部对包保户每周走访,对重点户安要求走访,对普通农户定期分片走访,机关单位领导班子、驻村工作队坚持“户户走到”。每次走访收集的问题能解决的要迅速解决。所驻村召开村“两委”会、民主生活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驻村工作队必须到会;所驻村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党员干部必须第一时间到场协助处置。
四、运用“三招”提效
一是坚持入户走访与交心谈心相结合。把入户走访与群众的交心谈心结合起来,把上级的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给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让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坚持解决问题与思想交融相结合。把解决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与群众心灵沟通的过程,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与群众思想交融,心心相印,用真心换真情。三是坚持转变作风与示范引领相结合。机关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示范引领,感召群众,信服群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群众,获得群众的认同,确保与困难群众有话说,说得上话,有说不完的话,能座在一起,想在一起,谋在一起,一件件的落实脱贫事项。(姚运华)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