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近期,县委组织部选派10个督导组,集中一周时间对全县2020年基层党建第一季度工作情况进行全覆盖式督导。围绕疫情防控、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双十星”争创、党费收缴、村级组织挂牌清理、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考核、“支部主题党日”活动、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计划、重点任务清单及党建公开承诺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指导。本次督导共列出共性问题、个性问题158条,组织召开督导工作汇报会,逐条逐项研讨解决措施。这是县委组织部创新实施“现场述、月月考、年终评”机制,全域推进基层党建整县提升的一个缩影。
聚焦政治建设,全面提升凝聚力。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坚持和完善为民服务解难题、办实事长效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三个一小时”:学习1小时,交流1小时,实做1小时要求,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吸引力、针对性。深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准则》《条例》、“三会一课”、民主(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请示报告等基本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聚焦基层基础,全面提升组织力。开展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回头看”,对2019年达标支部进行验收,开展一次成效评估,巩固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着力培植30个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红旗支部、30个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样板支部,高标准建设2个整治生活馆。深化县直机关党员进社区工作,以小网格建设为抓手,探索推进城市社区“县直单位党组织+楼栋长+志愿者”常态共防、共建、共享管理模式,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能力提升,全面提升战斗力。实施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计划。创新组织设置,推动党组织有形覆盖、作用有效发挥、资源有力整合。改进工作方式,探索构建网格化、扁平化、群众化智慧党建信息交互平台。壮大治理骨干,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末位淘汰机制和正常退出机制。加强能力培养,实施“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开展集中整顿,实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和巩固提升计划。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长效机制,防范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渗透。积极化解村级债务,防范党的建设领域重大风险。
聚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引领力。严格标准程序发展党员,年度发展党员252名,每个村常态培养3至5名入党积极分子,对15个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重点贫困村、47个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贫困村下达“戴帽”计划。严格落实村级后备干部“选、管、育、用”培养机制,一村一名村干部助理配备到位,常态储备2-3名后备干部。深入推进村干部“安心工程”,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深化“双找双带”和村干部“三比三争”活动,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机制,及时调整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
聚焦党建责任,全面提升执行力。全面完成党群服务中心达标建设,优化功能设置,规范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村(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巩固村级制度牌子规范清理成果,推行“一站式”办公,发挥好阵地功能作用。按照10%的比例,摸排确定29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逐个制定工作方案,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工作措施,做到“四个一”,即:一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直单位帮村。积极申报落实好2020年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指导全县2019年度18个深度贫困村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保障力。创新开展以“争星承诺,好事支部办、好人党员当”为主要内容的“一诺双好”活动。坚持基层党建“双诺双述双评”制度,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重点任务清单,突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结果运用,继续对排名靠后的党组织实行“笼子”管理。探索推行乡镇党委书记领办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机制,一个乡镇培植一个党建品牌,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整县提升示范县创建。优化完善“三责四挂钩”机制,规范建立明责引领、督责管理、问责提效制度,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现场述、月月考、年终评”,每月开展1次项目拉练,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大力培养和使用优秀基层党务干部,实现党务干部培训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孟达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