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脱贫故事 | 寒门小伙,一“泡”走红!

时间:2020-05-26 09:06:51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1991年出生的侯波,是土生土长的竹溪人。2008年,侯波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便到广州打工。当时,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很多工厂拒绝招收他。随后,侯波又到深圳,拿出身上仅有的500元参加应聘,结果被骗。无奈之下,侯波又向老乡借了200元钱前往惠州,进入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工人。经过4年努力,他从最初的流水线工人做到车间主管一职。在外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加之年迈的父母需要人照顾,2012年底,不甘现状的侯波想回老家发展。2013年正月,在上海工作的表妹和他打电话时说起,很想念家乡的酸辣味道。这让侯波眼前一亮:何不把家乡的泡菜做大做强呢?于是,侯波到竹溪县城菜市场溜达了一圈。

360截图20200526090539303

在闲聊中,卖泡菜的摊贩告诉侯波,每年过完年都有不少在外打工的人买泡菜带到外地吃。听到这儿,正在苦苦寻找创业项目的侯波突然有了创业灵感——腌制泡菜。说干就干。侯波拿出自己积攒的近10万元钱购买了真空包装、一百多个泡菜坛,并租赁了厂房。一个多月过去,设备全部购买到手后,侯波欠下了两三万元钱。

“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年腌制的四五千斤泡菜基本都坏了。”侯波说,第一次就亏损了一两万元,虽然很心疼,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找到母亲和当地腌制泡菜技术好的亲友支招。通过学习,侯波了解到,制作竹溪泡菜有严格的流程和要求。要用有沿的土陶坛子或者玻璃坛子、瓷坛子,以土陶坛子为首选。新制作泡菜最好是取井水,还必须有老坛子的酸水作引子。亲朋好友的技术指导,让侯波有了更大的信心。2014年,侯波腌制了1万多公斤泡菜,营业总额达5万多元。

360截图20200526090613992

侯波坚持天天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制作泡菜的视频、图片,还通过亲朋好友在亲友群、老乡群推送。经过几年的积淀和推销,目前侯波的泡菜在竹溪县城有一定名气,产品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在广东、北京打工的老乡也会慕名找他买泡菜。老乡们觉得,侯波的泡菜让他们吃到了家乡的味道。2017年,侯波将自己的厂房从竹溪县龙坝镇搬到了城关镇后坝村。“这里有一股山泉,水质好,适合做泡菜。”侯波介绍说,目前他的泡菜厂每年可以吸纳5至7名乡亲务工,每人每月工资收入在2500至3500元间。(付延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