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这几天按照中峰镇的统一安排,我们卫计执法局驻狄裕沟村工作队组织单位包保干部集中入户,落实贫困户2020年的到户到人项目规划。
今天一大早,我来到我的包保户王大生家。算起来,这已经是我连续第三天到他家了。4月8日早晨第一次到他家,“铁将军”把门;昨天上午到他家,只有他老伴儿一个人在家,他老早就到地里干活去了。为了帮助他家制定2020年到户到人项目规划,我要见到王大生本人,因为只有他才说得清楚家里的规划情况,也才能具体抓好落实。
我们约好了今天见面谈。走进门,我告知来意后,王大生老伴儿歉意的告诉我,王大生又到地里干农活去了。我笑着说:“没关系,他在哪里干活,我到地里找他去。”得知大致位置后,我骑着电瓶车往地里赶。老远,我就看见在半山梁上一个熟悉而又模糊的背影,我认出来正是王大生在地里干活。
我停好车,拿着公文包,快步向山梁走去,穿过一个又一个田埂,10多分钟后,终于来到了离他10多米的田坎上。我老远叫了他一声,他看见我,赶忙放下锄头,要来接我,我摇摇手,示意不让他来接。我走到他身边,只见他穿着单衣,满头大汗,正在地里松土碎土。他愧疚地告诉我,今天天气好,他早上7点就来地里了干活了,把我们约定的事情忘记了。我告诉他,“我们在田间地头谈规划更实在啊。”
王大生家中共3人,儿子在县城务工,老两口70多岁了,在家务农。谈起今年的规划,他信心满满地告诉我:“儿子今年还是在县城务工增收,家里今年计划养2头猪,40只鸡,种植贡米2.2亩,玉米及杂粮3.5亩。4.8亩坡地今年由村里流转统一建茶园。”
谈起今年的疫情,他说:“今年的疫情虽然对儿子前2个月的务工有一定影响,但国家遭受的损失更大。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不能给国家添乱,在家抓好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当我问他还有什么困难没有,他告诉我:“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很知足,我们老两口的慢病及低保救助,政府都帮我们解决了,就医、生活都有了保障,一些小困难我们自己能够克服,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你们的关心。”
谈到他最大的愿望,他说:“儿子在县城务工,还有一个小家庭。他们老了,帮不了儿子太多,多种庄稼、多养家畜,保障全家衣食无忧就是最大愿望。”
规划完毕,我拿起地里的镐耙,和他一起干农活。走在回村的路上,我的脚步轻盈而坚定。王大生一家2020年朴实而又平凡的发展规划,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希望,相信他们明天的生活一定更美好。(日记作者:王刚,系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驻中峰镇狄裕沟村第一书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