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2014年2月 月末

时间:2014-03-04 09:24:28      字体:  打印  播放


五峰书院

孟正圣

五峰书院,是鄂西北知名的书院。几百年过去了,它早已尘封于岁月的烟尘之中。我们穿过久远的岁月,抖落历史的风尘,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兴建与变迁,辉煌与沧桑,演变与传承。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文人儒士讲学之所,士子科考准备之地。明代以前为儒学者个人创立,如东林书院;清代,特别是雍正以后变为官立教育机构。五峰书院是鄂西北知名的书院,位于湖北竹溪。《郧阳府志》载:“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宋焕建于东门外三官庙侧。”即县城东门外的龙山(今县图书馆处)之上。这里茂林修竹,苍翠清幽,风景秀丽。此山如龙首低吟,与县城一水相隔,溪水环抱小城,龙山与县城,成太极两仪之势,是竹溪古八景之首,曰:“龙山横诰。”龙山,古时为诰轴山,山势自南而来,横拥水口。你想,一龙从南飞至,拥水低饮,大声说:“吾来矣。”此景此情,何其生动神然也。古人司效徽说“东南诰轴山横亘里许,高百余尺,突逼尤紧,俯视城中动静,无不了如指掌。”



此山古时建有地母庙,今存遗址,现在人们称龙山为地母庙。
书院建在龙山之上,为何叫做“五峰书院”呢?
这是因为,竹溪县城郭之北有五峰山,五凤翔于后,呈五凤朝阳之瑞。五峰山又叫五星峰,同治版《竹溪县志》记载:“五星峰……叠连若相顾盼,时称‘五星聚奎’。邑中文人,多视苍郁为联翩之兆。”所谓“五星聚奎”,指的是天空中出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排列为近乎直线的奇特天象,这在古代中国,是祥瑞之兆。五峰山恰有此“五星聚奎”之象。知县宋焕在《五峰书院记》中写道:“县治后五星峰亭亭秀出,而溪人士亦云‘五凤’,盖象形因有之。入期院者,德行道艺,其悉登绝顶而羽仪王国乎!峰何不凤,凤何不峰也”。凤起五峰,相聚龙山,何峰不凤,凤凤朝阳。命名“五峰书院”,其中寄托了对竹溪读书人多大的深意啊!五峰书院的大门牌坊上有“五峰书院”四个鎏金大字,左右两边侧门之上有“凤起”、“蛟腾”之字。寄予了多出人中之“凤”,勇跳龙门的殷殷期盼。

根据《郧阳府志》和清同治版《竹溪县志》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五峰书院的变迁和它的布局陈设。
宋焕在《五峰书院记》中开笔提到“余自乾隆丙寅(1746年)秋九月待罪斯土,至是春秋十一易矣,始得与邑之绅士建五峰书院于诰轴山之岗,盖斯之难也。”到达竹溪那年为1746年,过十一年就是1757年的事。竹溪县教谕李标时任五峰书院主讲席,他在《五峰书院记》写道:“竹溪僻处万山中,士朴而民淳……乾隆丙寅(1746年),梁溪宋公来尹(尹店社)是邑。越明年,建圣庙,五王祠及明伦堂,宏丽如法……暇日即集邑俊秀者,授以经义,谋为书院以居之而未逮也。”从宋、李两人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宋焕是江苏无锡人,进士出身,因获罪而贬为竹溪知县。但是他跟中国古代被贬的正直有为的文人一样,励精图治,到任第二年就建成文庙、五王祠和明伦堂,真有些“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样子。除了广有政绩以外,还十分注重文教事业的发展。公暇之时,召集乡邑青年俊秀,集众讲学,授之经义,还准备建立书院,形成规模。可惜由于经费无措,未能实现。但是在宋公到任的第二年(1747年)就埋下了立志建书院的种子。
“越十年乙亥,倾其橐以倡,邑人争应之,置学田若干,资其脯修(办学经费)、膏火(求学的费用)、约费不下千余金。”这是李标在《五峰书院记》中称赞宋焕的话。从中不难看出知县宋焕,十年磨一剑,励精图治,倾其所有,登高一呼,集资办学,云集而成,于是鄂西北就有了第一家书院。
今天的地母庙过去的龙山,左右面临大溪,山削而童。《竹溪县志》记载:“五峰书院旧建城东龙山上。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邑侯(知县)宋公焕,虞其间隔溪河,每多阻滞,乃移迁于东门外三官庙侧。”即城东角现在的实验中学附近。当时是一块“僧畦”,即寺庙的空地,面积应当不小,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这一年,知县宋焕到任期满,提升为郡司马,离开竹溪。同年秋天,郧阳别驾陈公来,到竹溪代理知县。为书院建设篝灯风雨,淡饭黄齑,全力支撑,给五峰书院划拨三斗地,增学舍东西各两间,大门左右各一间,讲堂后树有屏障,以别内外。书院大门外有照壁,照壁左右有栅栏,栅栏外有重重院墙,堇其事,逾三年乃竣。
五峰书院迁址后,由于地势低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和道光十五年(1835年)两次被水淹没。邑人谌祖琏,捐西关房屋改建(今西关街分水岭下侧)。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科举。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五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并移至城内北门街(今县实验小学校址)。
解放初期实验小学(第一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1970年初中规模达九个班,中小学生有一千余人。1980年,中小学分办。中学命名为城关镇中学,在实验小学对面,一街相隔。城关镇中学后改办为竹溪实验中学。可见竹溪现在的两所实验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峰书院四易其址,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已然终结,但是它积极的教化育人的思想,必将得到传承与发扬。
遥想当年,五峰书院鼎盛之时,书院是三进的四合庭院,有大堂、二堂、三堂之分。一进三出,勾瓦相连,廊柱相通,庭院深深。恢宏庄严,十分壮观。书院之外另有考棚。照壁之后是考棚大门,正门上书“五峰书院”,左右侧门有“凤起”“蛟腾”之字。进了大门是四合院,左右各是考室,上书“龙门”字样,过了天井,就是宋公祠,这是纪念为书院做出杰出贡献的竹溪知县宋焕的地方。穿过祠堂又是一个天井,四周是精致清雅的小屋,这大概是主考和巡视休息的地方。五峰书院重垣叠锁,庭院深深。丹墙碧瓦,体制恢宏。不愧是竹溪凤起龙腾之地。

从《郧阳府志》、《竹溪县志》和《竹溪教育志》的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
五峰书院有山长(也称院长)一人,讲席一人,首事(管理财务)四人。山长之上,有儒学监一人,由知县兼职。书院招收生徒,数额及费用,由书院自行酌定。后收归官方后,为地方官管理。每取二十名生童。光绪十年(1884年)后,增多名额,分课内生(住读生),外课生(走读生),加课生(附读生或旁听生)三等。入院必须考试合格,审查过关。
山长与讲席,几乎都是学坛巨子,学有专长。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蒲圻举人李标,主讲席。邑人李作槭任桃园教谕,归家后,又延为书院讲席,他精于《易学》,教诲有方,重视身教,“人皆感其诚”。嘉庆年间,进士、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军机处行走李昌平,丁忧回乡,被延聘讲席三年。相传非常敬业,早晚都要督课。
书院萌芽于唐,兴盛于宋,普及于明清,清末改为新式学堂。以湖北五峰书院为例,结合全国其他书院,可以窥见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模式。
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自学辅导与教学模式相结合。书院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基地。山长(书院主持即院长),几乎都是学坛巨擘,不少的人在学术上都自成一派。譬如,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五峰书院,虽地处边陲,但由李昌平等几位讲席也可见一斑。
尊重学术自由,注重开放式教学,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讲会以学问为重,推崇辩论争鸣、取长补短的学风。由于书院有别于正统官学,其自由民主的气氛更为浓厚。师生间互为学友,自由切磋,师生关系十分和谐。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念和见解。书院大力提倡自由精神和兼容并蓄精神。
注重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倡自学精神。书院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讲席教师在会讲时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其余则交由学生自学完成。学生把每日读书学习情况记载在“功课程薄”上,由山长定期亲自检查。这种自主钻研,体悟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养成学生独立性、批判性思维方式,而且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发展,人格的完善。
书院的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教学模式。
书院实行自由讲学,自由听讲,讲论结合。采取师生互动辩论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提倡师生间质疑问难,平等讨论,取长补短。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常与学生共同讨论,由此形成会讲形式。后世书院的会讲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把师生互讲和讨论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
古代的书院教育有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根据《郧阳府志》和《竹溪教育志》以及其他文献资料,可以知道五峰书院和竹溪官学的教学业绩与书院经费来源。
《竹溪教育志》载,清同治267年间,竹溪籍进士三人,举人八人,选贡、优贡到国子监读书深造的二十二人。《竹溪教育志》对岁贡、恩贡、副贡生员均未收录。旧志载,从清顺治三年到同治六年的221年间,竹溪有岁贡141人,同治以后,无史料记载,仅坊间所得30余人。这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为乡梓培养人才,教化社会,移风易俗,功莫大焉。
其中李逢亨,是乾隆三十年选贡,清乾隆四十四年,进朝整理编纂《四库全书》。之后,连任蓟州州判、永定河南岸同知等职,掌管治水工程。1809年,他调任河间府知府,刻意勤政,为民伸冤,深受百姓爱戴。这一年,黄河水暴涨,决堤十余处。他奉旨抗洪,日夜坚守危难险段,组织加固堤防,终于堵住缺口。嘉庆帝闻讯特旨擢升他为永定河道东河总督。两年后,嘉庆帝西巡,指名召见李逢亨,赏赐他三品顶戴花翎,封他为黄河总督、兵部尚书,署直隶总督,肯定了他的治水功绩。
几百年来,竹溪科第寥寥,科举之难可见一斑。道光年间竹溪知县李锦源在《兴贤庄拨田记》中说,虽然竹溪士子“文风每甲于他邑。然数十年来,科第寥寥”,“缘竹溪在省垣二千里外,道险且远,士子类多,寒素往来舟车之费,非数十金不办,故寒畯多裹足不前。”书院不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以集资办学就尤为重要。仅道光年间,李锦源任知县时就拨狄峪沟田三十余亩,岁课五十余石,作为“义田”,归儒学经理。丈量出多余的土地划拨给兴贤庄经营,每遇乡试之年,以所收谷石,尽数变价,资助应试士子,永为乡试经费。还有不少的捐金与不动产的息租,均为乡试、会试经费。从乾隆年间的知县宋焕到道光年间的李锦源,从民间商贾到名望乡绅,他们在兴学助寒上,无不倾其所有。


清肺食物能否应对雾霾天气

人们常担心雾霾天气会损害呼吸系统,于是,有人想到了各种清肺食物。那么,清肺食物是否真能应对雾霾天气呢?
“清肺”是一个中医概念。“痰热阻肺”需要清肺化痰,清肺即清除肺中热邪之意。根据《黄帝内经》的治疗原则,“热者寒之”,清肺必用具有寒凉之性的食物或药物。不过,清肺不等于清除肺脏之污物,清肺食物也不等同于肺的清洁剂。清肺、润肺、养肺这些中医术语,是针对不同病证来使用的。
清肺主要针对热邪伤肺的病证,润肺主要针对燥邪伤肺的病证,养肺主要针对肺气亏虚的病证。遇到空气污染,不同的人表现也不相同,究竟是清肺、润肺,还是养肺,也因人而异。
人们在食用清肺食物时,要了解食物的属性与作用。梨、木耳、豆浆、白萝卜、绿豆、莲子心、穿心莲等是不错的清肺食物;百合、葡萄、石榴、橙子、甘蔗、荸荠、柿子都是润肺佳品;藕、山药、阿胶、麦冬是养肺补气的佳品。咳嗽较长时间,伴有乏力气短、大便稀溏者可多食山药;痰多、咳嗽伴有腹胀、便秘者可多食白萝卜;上火焦心、肺火盛者可多食莲子心、绿豆;口渴、干咳者可多食石榴、橙子、甘蔗、荸荠、百合。当然,水果和蔬菜也应适量食用,过食或暴食亦会影响健康。食用清肺食物要切忌同食辛辣食物。
其实,人们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尽管长年生活在有一定空气污染的城市,也只有少数人表现出严重的病态。某人如果原来居住在较为清洁的城市,来到污染较重的城市就会很不适应,身体自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如果他原本生活在污染较重的城市,再到一个污染程度相仿的城市,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反应。如果他对诸多污染物的刺激产生剧烈反应,则需要治疗,同时也可根据不同表现食用清肺、润肺、养肺食物,这对减轻污染的危害有一定帮助。(来源:《光明日报》)

葡萄皮降脂萝卜皮防癌番茄皮护心

很多果蔬表皮富含营养

吃苹果削皮,炒番茄剥皮,吃葡萄吐皮,炖冬瓜去皮……殊不知,在获得好口感的同时,你可能丢掉了很多宝贵的营养。


抗氧化物质。无论是花青素、类黄酮等多酚类物质,还是维生素C,它们都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抵抗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而这类营养素在皮中的含量可能要大于果肉。比如,绿豆豆瓣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淀粉,而皮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单宁、皂甙等;茄子皮集中了绝大部分花青素和类黄酮;葡萄皮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还含具有降血脂、抗血栓、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的白藜芦醇;苹果皮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花青素和其他多酚类物质。此外,黑豆皮、红豆皮、芸豆皮和花生红衣中也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


防癌抗癌成分。萝卜皮中含有相当多的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它正是萝卜防癌作用中的关键成分;番茄皮中富含的番茄红素是迄今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膳食纤维等其他营养素。绝大多数果蔬皮和粮食皮中都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预防便秘,比如苹果皮、番茄皮、葡萄皮和红豆皮等。同时,皮也是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地方,比如茄子皮含有维生素P、B族维生素,梨皮富含铁和锌,苹果皮中铬元素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从中医的角度讲,某些皮还有特殊功效,比如冬瓜皮具有消暑、健脾、利湿的功效。


建议大家在吃上述食物时,尽量带皮一起吃。为减少农药残留,最好先在水龙头下用力搓洗果蔬,外表“结实”的瓜果还可用小刷子刷洗,觉得洗干净了,再用水冲洗15-20秒就可以放心吃了。用自来水浸泡也可以去掉部分农药残留,但不要泡太久,以10分钟为宜。多酚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做绿豆等杂粮粥时不应该加小苏打。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食物皮都能吃。土豆皮里含有毒物质茄碱;红薯在生长过程中,有害物质可能聚集在皮中;荸荠皮可能吸收了很多有害的生物排泄物,同时还可能含有寄生虫;成熟的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这些皮最好不要食用。(来源:新华网)

食用盐能美容

美肤 洗澡时,用干净的纱布装入适量的细盐,在脸上、颈部及全身上下进行摩擦拍打,约五六分钟即可,可除去已死的角质皮肤,有助血液循环,使皮肤细嫩白皙。
祛斑 食盐1份,白蓝粉6份,兰花粉3份,白糖半份,加少许水调成糊状,抹于斑处,隔日一次,可使斑色变浅至无。


除痘 食盐一匙,白醋半匙,开水半小杯,溶解后以棉花蘸洗患处,每日一次,连续数日即可见效。
嫩肤 食盐15克,杏仁粉100克,加冷水调成糊状敷于面部,每周2—3次,可使肌肤爽滑细润。
美齿 每日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或在牙膏上洒上少许精盐,可有效祛除烟茶垢,预防龋齿发生,使牙齿洁白有光泽。 (来源:新华网)

初春宜多做健身运动

冬季户外活动减少,人体的各系统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到春季,天气回暖,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被激活,因此要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以增进健康。
春季宜多散步 春暖花开之际,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均匀乃至加深,利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春季气候宜人,更有助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春季应多旅游 在寒冷的冬季里,身体被厚厚的棉衣捂了两三个月,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亟需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
慢跑有益健康 慢跑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
晨起宜伸懒腰 晨起伸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无力。此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同时,经过伸懒腰,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肌肉关节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头脑清楚,并激发了肝脏功能,符合春季养肝之道。
多做户外活动 许多户外活动都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如登山、骑自行车、钓鱼、赏花、散步、踢毽子、练气功、打太极拳等。由于在室外,空气中的“维生素”较丰富,这种“维生素”就是空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虽见不到,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飘游”,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对预防儿童的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来源:新华网)

小妙招发挥大作用

生活是一门学问,如果你能学着“偷懒”,也许会变得更有乐趣。
衣服局部清洗
1:如果衣服某个部位弄脏了需要清洗,可以利用洗衣店的塑料袋。把脏的部分从领口处提出来,其他部分放在塑料袋内,这样就不必担心会弄湿。
2:用刷子沾点牙膏之类的在局部刷洗干净后,用熨斗熨平后,衣服就干了。



清洁洗脸盆
1.旧丝袜能让洗脸盆的水龙头变得更亮。把旧丝袜打湿拧干,缠绕在水龙头的根部,左右摩擦数次,就能清除连毛刷都洗不到的部位。严重污染的部分,沾上点牙膏,来回摩擦就能让水龙头亮洁如新。
2.卫生纸的滚筒去除排水口的粘滑。卫生纸的滚简正好与洗脸盆的排水口大小相当。在滚简一侧剪开1/3的长度,并斜着划上3~4处刀痕,插入排水口来回旋转。滚简的刀浪能完全去除排水口内侧的污垢。
3.喷醋水能防止脸盆污垢并除臭。把按1:5比例的醋水装入喷雾容器中,喷在洗脸盆或马桶上能防污除臭。
黑色衣服如何不褪色
菠菜煮完的绿汁不要扔掉,可再利用。容易褪色的黑色衣物,清洗后放在冷却的菠菜汁中泡10分钟,然后脱水晾干,就能恢复深亮的黑色。
烧菜时用点醋
1.烧荤菜时,在加料酒后,再加点醋,菜就会变得香喷喷。
2.烧豆芽等素菜时,适当加点醋,也能让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好,营养保留得更完整,因为醋对维生素有保护作用。(来源:《生命时报》)

一杯温开水6大功效

温开水是烧开的水自然冷却至25—30摄氏度,也可以是凉开水加新开水兑的,喝着不烫嘴,很舒服。常喝温开水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有许多妙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养生学教授杨力指出,水被煮开后,氯气等有害物质挥发了,而能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却没有损耗。与凉白开比起来,温水接近体温,营养容易被吸收,更重要的是不会刺激肠胃。
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温开水干净、温和,是一种良性保护剂,不刺激口腔、咽喉,用温水漱口,会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细菌、食物残渣更易清除。
温开水刷牙保护牙龈。医学研究表明,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为35摄氏度。如果刷牙不注意水温,容易引起牙龈出血和痉挛,缩短牙齿寿命。
早起一杯,早餐好吸收。早上喝杯温开水,水到之处都能冲得“干干净净”,帮肠胃、肝肾肩负,不但能缓解便秘,降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还能帮你有效吸收早餐。因此,清晨起床后,一定记得喝1—2杯(200—400毫升)温开水。
噎住了,赶紧喝点温开水。温水就像润滑剂,在疏通喉管食道滞留上,具有很好的“特异功能”。
晨起第一杯水喝温开水。晨起喝水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普通人晨起喝水以白开水为好,不应加盐(如喝盐开水则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加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便秘的人,喝蜂蜜水是不错的选择。清晨起床空腹饮水不超过150毫升。(来源:人民网)


外婆的油条和米糕

胡雪丽

“妈,我明天一早就搭车回来,家里需要我带点什么回来吗?”
离放年假还有一个月,我如往常一样,在临回老家的前一天,拨通了母亲的电话,问问她是否需要我捎点什么吃的回家。虽然我知道母亲的回答一定是“我和你爸啥都不需要,你只要记得给你外婆带几根油条和几块米糕就行了。”
在印象中,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母亲从未主动开口让我给她和爸买点什么东西,但每次她都记得让我给已经100岁的婆婆买点吃的带着,且买的吃的里面十有八九次说的就是油条和米糕。
“外婆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外婆,只要外婆好,母亲就高兴;只要对外婆孝顺,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在我和哥哥的印象中,外婆就是母亲的全部。如果说,我和哥哥是两个孝顺的好孩子,那么,母亲便是由始至终教我们如何践行好这一“孝道”的最好老师。
每逢回老家,母亲都叮嘱我给外婆带油条和米糕。听母亲说,咸咸软软的油条是外公在世时经常放船回来时专门用袋子一层一层裹起来带给全家人的小点心,酸酸甜甜的米糕是外婆年轻时经常将很小的米粒和玉米掺在一起用木杆子推着石磨一圈一圈磨出来的。因为那时候家里穷,加上母亲兄弟姊妹七八个,外婆为了让母亲姊妹几个多吃点,所以不管是外公带回来的油条还是亲手做的米糕,她都不舍得多吃半口。待后来母亲、两个小姨都出嫁了,舅舅们都成家了,家里的负担变小了,国家惠农政策更多了,外婆家的生活也渐渐好起来。每到丰收季节,粮仓里黄橙橙的稻谷、麦子、黄豆,屋檐下挤在一起的玉米棒子……外公和外婆的勤劳,慢慢让全家人告别了“吃了上顿没下顿”食不果腹的穷苦日子。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也由原来少不更事的小孩子长成了大姑娘。而我的外婆变老了,她那一扎曾经令多少女孩子看着生羡的长发在岁月的更替中变得斑白干枯起来,脸上爬满了深深浅浅、或长或短的皱纹。但她那爱吃油条和米糕的喜好,却被我们每个小辈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无论在哪儿,无论何时回家,都要记得捎油条和米糕。
为确保带回去的油条和米糕都是新鲜的,按照母亲的嘱咐,我早早的起床洗刷,随后便来到东门街上这家每次都会被我家光顾的门店。也许是快过年了,前来光顾这家门店的客人多了起来。在排队等候近50分钟后,老板终于将那还冒着热气的40根油条装进袋子,递到我的手中。穿过拥挤的东门街,裹紧衣领,顶着瑟瑟的冷风,我便急匆匆的赶往西关桥,生怕因为时间的耽搁而错过了成功买到米糕的机会。但随之,哥哥的一个电话,让我如释重负。电话中,他告诉我,已经把米糕买好了,让我回屋直接提着回家就行。是的,这就是从小受母亲感化,我和哥哥都成了“尊老”的追随者和践行者,“孝”就是我们的家风。
伴着明媚的阳光,不一会儿工夫,我便从30公里以外的县城回到了兵营老屋。吃过早饭后,我和母亲便沿着那条我已经走了二十余载的羊肠小路来到外婆家。外婆家住的房子还是文化大革命时盖的泥瓦房,所以,平时即使屋外天气很好,但因为门窄、窗户小的原因,屋里光线一直都很差,加上外婆上了年纪,一般来访者不站在面前叫她,她很少有能一眼认出的。“娘,外孙女来看你了!”正在屋里忙着扫地的舅母拉长嗓门且带着兴奋的心情向外婆喊道。正在打盹的外婆边摸着墙边的拐棍,边抬起头。此时,我和母亲已站在她面前。她仔细瞅了瞅面前的两个身影,伸过手来拉了拉我的手,随即便咧开干瘪的嘴巴,高兴地说:“噢……我们雪丽回来了……我们雪丽回来了。邦秀(我母亲),我昨晚做了个亲梦,梦中,我和你父在园子里割韭菜。好多韭菜,割了长了……醒来后,我猜今天肯定有亲人要来看我。果然,雪丽回来了。”外婆边高兴地说着,边用干枯的手来回抚蹭着我的手心手背,那感觉,是多么的亲切和温暖。
“妈,给你带了油条和米糕,刚蒸热的,想不想吃?我喂你。”母亲温柔的对外婆说道。
“娃儿太细心了,婆婆年纪大了,做不了事情。娃儿回来,也没什么好的东西给娃儿吃,还要娃儿每次回来,为外婆家花钱。”
外婆深情吃力的一番话,让站在旁边的母亲和我倍感心酸。
太阳要下山了,一缕缕温暖的阳光顺着外婆家的屋后门缝钻了进来,柔柔的照在母亲正拿着那软绵绵米糕的手上,映在外婆那高兴的脸上……(作者单位:县委机关杂志社)

收获?展望

梁万松

地球公转一圈,
时光又过一年,
满心微笑总结我的2013。
追忆与惆怅共山长水远,
欣喜与收获并肩行相伴。
年初轮岗交换,
从人民法庭到研究室锻炼,
宣传、简报、调研,
那比办案一线激情昂然。
初来时,态度平淡,
害怕与主流业务脱节太远,
旋即调整心态,且行且看。
一年下来,工作成效充分提升价值感,
为审判主业服务,
为领导决策建言,
为文化活动贡献,
为公正形象宣传。
一字一句中成长锻炼,
一日一夜间提升改变。
文字工作虽然清苦,
但片片收获皆在字里行间。
且有,得了千金,全家心欢。
追忆2013,憧憬我的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高展,
深化司法改革满心期盼;
法院实现整体搬迁,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期待新的一年,
法治事业阔步向前,
在湖北最远的法院,
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
提升自我,保持激情,默默奉献。
(作者单位:县人民法院)

游北环路

汪培尧

今天是二月十六日,星期日,天气晴朗。一大早,我就去游北环路。
来到北环路,只见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呈现在我们面前,宽阔、平坦、整洁、漂亮,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据介绍,北环路是竹溪县目前建设最好的一条公路,它东起水坪镇金铜岭,西至中峰镇花桥寺,全长大约十二公里。
一条黄色标线和四条白色标线笔直地向前延伸,像是老师用尺子画出来的,把北环路均匀地分成四条车道,隔开了南来北往的车流。咋一看,就像是到了大城市一样。北环路设施齐全,两边有人行道、盲道、下水道、绿化带和路灯。人行道是用竹溪特有的板石铺成的,这些板石宽三十厘米,长四十厘米,整整齐齐的铺在地面上,既美观又环保,走在上面真舒服。公路两边建着整齐的绿化带,栽着紫薇、杜娟、桂花、海桐、冠木球等苗木。春天到了,它们就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楠木和杜樱,一年四季常青,听说是从湖南那边运过来的,十分名贵。除了这些,引人注目的还有公路两边白色的太阳能路灯,每隔五十米就有一盏,远远望去,就像两排士兵笔直地站在公路两旁,这些太阳能路灯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到了晚上就可以用来照明了。站在北环路上,注目远眺,只见远处群山环抱,近处绿树掩映,村庄房屋散布其间,一栋栋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低错落,倒映在城中心的河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走在北环路上,不时听到路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哇!好宽的路啊!好漂亮的路啊!北环路真的很美,它使竹溪的面貌又有了全新的改变,我会更加热爱秀美的竹溪!(作者系县实验小学四年级8班学生)

在春日里成长

郭俊


清风徐步新洲郊,一湖春水胜妖娆。
岿然兰亭自不动,濯园客松迎云笑。
桂花荷叶气节在,金丝楠搭明月桥。
谁家玉笛把春闹,细雨润柳和风遥。
——小序



天天在室内忙于工作,似乎没有感觉到春天的到来。午饭过后,日光和煦,受同事之约,前往新洲湾踏青,过了明月、清风、甘露三座索桥,走走停停,直到青山绿水闯入眼帘才恍然,春色盎然,冬色渐远,一季的落寞迷漫了太多的尘满。
在这一片大好的美丽乡村里,花开,岁月静好,年华徜徉,陨雨落,青花石,青苔初露碧色。蓝顶白墙相映生辉,小鸟儿唱春歌,梅花红处染白雪,白色围住乔红,花蕊吐露芬芳,展眉齐笑颜。雪融化,枝头上泛水珠,阳光渗透,闪闪发光似碧天里的星星。
春是一朵朵花开,春是一抹抹新绿。画家把春搬到画卷上,作家把春融入思想里。较之言,画家的春是给人无限联想的,但拘泥于篇幅;作家的春是活的,是奠定特定的感情色彩的,然而只能表现春的单一面。感悟春,要在游春、赏春的基础上,联想自己心目中的春。
我也习惯在春天打开自己,细细回想起来,曾有过童年时的天真,少年时的无知,青年时的闯劲,现在不知不觉也快跨进了中年的门槛。走过的那些春天的日子,风雨似乎是轻柔而滋润的,但也不全是。在某个春日,曾经为爱受过伤,一瓶接一瓶的喝着闷酒,也为工作的一点情绪难以排解而苦恼不已,更看到过每个春暖花开时节各种悲欢离合,也就是说,即使在春天,也会有不顺心不如意的事从身边冒出来。
春阳酥软,温热,孕育万物的生命之火!地表、墙上、半空,春阳以万种姿态,燃烧出生命的光和热!司空见惯、人云亦云对春阳的恭维我不再赘述,直接揭开内心的创口,让春阳晒干吧!不经历这样的过程,人生肯定会变得轻空无物,苍白到无奈。
陈旧的心灵长满杂草,就荒了。春风吹又生的,依然还是无尽的烦忧了。请重新给我一片收拾好的河坡,我在上面栽种上一些只和灵魂相关的果蔬,很干净的那种,比如《诗经》那些线装本的乐曲或歌谣,比如散装本的民歌民调,比如唐诗宋词,比如泰戈尔的《飞鸟集》,再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浪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稳持重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蹒跚伛偻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但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趁着这明媚春光,趁着这刹那芳华,趁着人生的春花初始,我们更多的是放眼未来,努力,努力!不要抱怨现实有多么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同样也可以把垃圾踩在脚下登上世界之巅。
落雪一片惊天寒,隆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痛苦已经过去,快乐马上就会到来。期待,注视,一切美好的到来,万物滋长,阳光雨露皆成欢乐的乐章,我亦毫不吝啬,写下:
草木青青,远来友人,山花绽笑,明月开怀;春光过眼,
只是一瞬,你我情谊,可传万载;白云悠悠,只是须臾,
你我情谊,千秋如恒;
草木青青,远来佳宾,心如金玉,振振有声,佳人绽笑,
少年开怀,友人是谁,说与你听,西方巍巍,大哉昆仑
(作者单位:新洲乡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