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农历11月2日
竹溪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工作要情 |
余世明督办指导西关街征迁工作
11月29日下午,县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余世明深入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督办征迁工作进展,指导下一步征迁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师利龙,县政协副主席、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冯诗贵,县长助理、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立新等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
在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余世明要求,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西关街改造征迁范围之广、征迁户数之多在竹溪前所未有,特别是征迁矛盾错综复杂、征迁户情况千差万别,给征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自西关街改造正式启动以来,在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里,签约率能达到99%。这充分说明我们制定的政策是合理的、征迁改造群众是拥护的,而且上级在政策上予以了倾力支持,县内外舆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应更加坚定全面完成改造任务的信心。二要严把政策不放松。政策是我们开展征迁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开政策口子,必须严把政策标准,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公正、公平、公开”,对群众的不合理要求要依法依规,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既坚守政策底线,又不上交矛盾,对群众的合理要求一定要维护,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三要分类处置不含糊。要认真剖析尚未签约征迁户的各种情况,依法处置化解各类矛盾,对合情合理的个性问题要尽快解决尽早签约,对合情不合理的要逐步分化瓦解,对于严重超越政策、拒不签约的征迁户通过群众工作仍不能解决的,申请法院依法强制征收。对因产权纠纷、分家析产等因素影响房屋拆除的,要督促包保队限时搬出。力争在12月10日前全面完成签约搬迁任务,完整移交拆迁公司拆除,及早启动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召开征迁工作专题会议
12月2日,县政协副主席、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冯诗贵主持召开了西关街改造征迁工作专题会议,县法院、国土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指挥部各工作组长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近期安全维稳、土地报批、房屋拆除工作情况汇报,对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了解决办法。
会议要求,一是要加大维稳工作力度。针对近期出现的以土地权属为由阻挠征迁的现象,要坚持教育多数、孤立少数、打击冒尖的原则,以国土局、城关镇为主成立土地法规宣讲组,深入水寨、日进村住户宣讲土地法律法规,让广大住户知晓土地政策、明确土地权属、依法维护土地所有人的权利。对极少数无理取闹阻碍征迁、破坏工地围栏等违法行为由政法机关依法予以打击。城关派出所和铧鸿公司要加强重点区域的巡逻和监控,切实加大防范、查处力度。二是要加快土地使用报批工作。西关街改造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改造区域内集体土地已征收,全面开工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土地部门要迅速组织好资料,争取省、市早日批复,尽快完善土地使用、出让手续,确保工程合法开工、依法施工。三是要加快房屋拆除进度。对签约没搬家的征迁户要督促包保队限时将征迁户搬出,尽快移交拆迁公司拆除。拆迁公司要多组织人力和装备,加快房屋拆除、垃圾清运、场地平整进度。各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密切协作,现场解决房屋拆除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房屋拆除工作顺利进行。(指挥部办公室)
工作通讯 |
“天下第一难”不再难
——西关街征迁工作启示
西关街棚户区改造是我县的一个历史遗留难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称其“难”是指房屋征迁工作推进难。征迁,历来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事”,难就难在各方的利益难以平衡上,难就难在补偿安置众口难以调和上,难就难在部分群众的思想工作难以做通上;称其“大”是指社会影响大。首先是征迁规模大,西关街棚户区改造总面积约574亩,涉及房屋面积20万平方米,居民1848户,另外还有1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其次是社会反响大,该区域由于居住环境差、安全隐患多,其落后面貌与周边区域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极大反差,群众要求实施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再次是县委、县政府面临压力大,西关街棚户区改造久拖不决,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和压在县委、县政府心头的一大“心病”。称其“老”是指这项工作动议时间长,早在2000年前后,我县就开始筹划西关街改造,历届县委、县政府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由于征迁规模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实施征迁改造的决心一直没有下。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关街棚户区改造工作能否早日启动,不仅关系到我县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能否得到改善,更关系到县委、县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形象能否得到改善。从201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加大调研力度,加快准备进度。随着国家、省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出台,以及各方面条件、时机逐渐成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启动西关街改造工作的重大决策。今年5月2日,我县召开西关街改造工程动员大会,标志着西关街改造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半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的团结协作下,在广大动迁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西关街改造房屋征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征迁户签约率达99%,搬迁率达98%,拆除房屋面积达85%,创造了竹溪征迁史上的“西关速度”。可以说,西关街改造房屋征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西关街改造房屋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提振和坚定了全县上下加快发展、奋力追赶的信心和决心,对我县今后破解类似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关街棚户区改造工作能否早日启动,不仅关系到我县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能否得到改善,更关系到县委、县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形象能否得到改善。从201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加大调研力度,加快准备进度。随着国家、省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出台,以及各方面条件、时机逐渐成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启动西关街改造工作的重大决策。今年5月2日,我县召开西关街改造工程动员大会,标志着西关街改造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半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的团结协作下,在广大动迁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西关街改造房屋征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征迁户签约率达99%,搬迁率达98%,拆除房屋面积达85%,创造了竹溪征迁史上的“西关速度”。可以说,西关街改造房屋征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西关街改造房屋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提振和坚定了全县上下加快发展、奋力追赶的信心和决心,对我县今后破解类似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启发之一:只要我们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群众,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旧城改造征迁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制定出一套为大多数被征迁户所接受的补偿安置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征迁户的利益,是确保旧城改造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西关街改造征迁政策起草、制订、修订完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相衔接;多次组织房管、建设、规划、国土、城关镇等有关部门人员赴重庆、成都、襄阳等地学习取经,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基本政策定型后,我们一方面邀请市、县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对征迁规划、征迁政策进行讨论、把脉,确保政策的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先后10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向居民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余份,在《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等媒体进行公示,向社区干部、征迁区域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业主等征迁户代表等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反反复复修改完善,确保政策公正、合理、合法。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出现的个性问题,我们又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特别在对门面房的认定上、附属物标准的确认上、分户的处理上、各项资金的补偿上,最大限度保护征迁户利益,真正使征迁政策惠民利民,真正让这项民心工程深入人心,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许多动迁户主动签订房屋征收搬迁协议,有的还积极帮助我们做其他动迁户思想工作。
启发之二:只要我们依法依规,阳光办事,科学处事,就能处理好复杂的局面。在动迁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建立了公示制、会签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机制,一以贯之维护好政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所有征迁政策、相关操作程序以及有关事项,我们全部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个征迁户手中;被征迁人的房屋面积、评估结果、补偿标准、签订协议、过渡房分配、选房规则等每一环节每一事项都在有关媒体上或征迁区域内进行公示,全程向群众公开,保障被征迁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门面房认定、无证房认定、房屋面积复核等认定结果均采取被征收户、包保工作队、城关镇联络员、认定工作组、审核把关组、政策咨询组等多方参与,共同会商,报指挥部决策这一程序,坚决杜绝乱开口子的现象。同时,我们还专门设立了督查组对征迁工作实施全程监督,聘请了征迁工作监督员,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和举报箱,针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调查,并承诺限时答复或提出建议意见,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征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在整个征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没有开过一个不应开的“口子”,没有放松过一项不能放松的政策或条件,坚决杜绝了“先签约吃亏,后签约收益”现象的发生,赢得了征迁户的充分信任、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同时也树立了政府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良好形象。
启发之三:只要我们善于集中各方面力量,上下齐心,合力攻坚,再难的工作也会无往而不胜。能否圆满完成西关街既定征迁目标,是对县委、县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为确保西关街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动员各方力量,举全县之力,攻坚克难。县委书记余春存亲自担任指挥部政委,县长余世明亲自担任指挥部指挥长,指挥部下设政策咨询、宣传、维稳、督查、认定等九个专业组,各专业组长均由局级领导担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真正形成了抓征迁的合力、促落实的动力。县领导全员上阵,积极督促所联系包保单位的征迁任务,经常深入征迁一线督办指导,动员征迁户签约、搬家。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城关镇在这次征迁中,责无旁贷地充当了主力军。在征迁启动之前,城关镇就率先行动,提前介入,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征迁开始后,城关镇又抽调了40多名干部职工,充实到前线指挥部,在宣传发动、政策制订、协议签订、面积认定、价格评估、选房结算、交房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为征迁工作做出了特殊贡献。房管、国土、住建、发改、公安、规划、司法、法制、税务、工商、供水、供电、通信、广电、信访等部门主动参与,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做好西关街改造工作。有被征迁任务的行政企事业单位也表现出极强的中心工作服从意识,极大地推进了国资部门的动迁工作。县直各部门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认真落实西关街改造包保工作责任制,把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抽调到征迁主战场,创造条件支持包保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组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征迁工作合力。
启发之四:只要我们作风深入、扎实苦干,真情服务,就能平稳和谐推进各项工作。在征迁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征迁、有情征迁、和谐征迁的原则,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放在前,把疏导工作做在前,把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在前。半年多来,广大征迁干部主动与征迁户交朋友,把征迁户当成亲人,顶风雨、冒烈日,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深入到每个征迁户家中,耐心细致地为征迁户释疑解惑。特别是对于征迁户一时不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几次,几十次反复上门做工作,始终把微笑带在脸上,把委屈藏在心里。不少包保队员还主动为征迁户联系办证、联系丈量评估、联系搬运公司、联系寻找门面用房、当好选房参谋等人性化服务,部分单位还主动为承租户提供过渡性安置用房,从而使征迁工作充满了温情。为将征迁给居民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我们努力为征迁户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如我们对经确认的老弱病残的征迁户给予优先选房安置的特殊照顾。为二完小学生上学开辟“绿色通道”,每天专车接送学生;对居民安置点设立就医、社区、购物等服务网点,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在征迁过程中,也曾出现个别人到处做反面工作,蛊惑人心,煽动情绪,设置障碍,给征迁工作带来了难度;有的因面对房子被征迁而承受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出现过激言语和冲动举止。对此,我们坚持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激化矛盾的原则,对征迁户的牢骚、抱怨、指责,甚至是谩骂,回报以倾听、安慰、理解、包容,在僵持中坚持,在沟通中发现,在细节中突破,坚持用情用理来说服征迁户,用诚心来感化征迁户,努力把征迁带来的社会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切实履行好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使征迁在和谐稳定中快速有序推进。(指挥部办公室)
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指挥长、副指挥长
审 签 :徐超 编 辑:田光礼
投稿信箱:zhxxgj2013@163.com 联系电话:2732739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