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 鼎力助推绿色崛起

时间:2013-11-30 09:46:01      字体:  打印  播放


点击图片查看征文启事

肖向阳


《今日竹溪》11月29日讯: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县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旗帜,确立了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生态城镇示范区、省际物流集散地”三大支撑。“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目标已定,方向已明,能不能实现宏伟蓝图?关键在落实,最终看落实。今后一个时期,发改部门将着重从“规划、项目、产业、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具有竹溪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前提。一是发挥职能作用,谋划制订一批重要规划。建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编制一批重要规划。同时抓好对现有规划的补缺、对接、完善和实施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通过抓好对现有规划的补缺、对接、完善和实施工作,妥善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对现有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的清理。二是在实施“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时,重点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突出。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措施。同时,高起点、高标准研究编制“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绿色经济、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发展新能源等专项中长期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绿色项目支撑。在项目筹划上,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组织实施一批符合上级政策要求、能够吸引社会投资的绿色发展项目,形成绿色特征鲜明的“十二五”项目体系。在项目引进上,强化选商引资,促进招商引资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积极引进产业配套抱团项目;树立绿色招商理念,科学设定招商项目绿色标准,落实绿色环保节能“一票否决制”,把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在项目建设上,定期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审批、用地、用电、用工、融资等方面问题的重点项目联席会制度,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服务和企业问题直报制度等机制的建立,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对产业体系提出更高要求,无污染、低能耗、高产出、可持续等发展内涵已形成“倒逼”机制,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一是要重点抓好绿色产业引领区建设,按生态化要求,引进绿色项目。突出规划引领、严格产业准入、明确产业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推进机制,落实产业集聚区管理实施意见。二是做精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县要充分依托山地优势,加快发展绿色农业食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成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千方百计将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做绿色旅游。绿色旅游又称“生态旅游”,是让游客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休闲养生养老旅游,饱览自然风光,观赏奇珍物种,进行健身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当前,生态旅游这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新型旅游方式备受推崇,日益成为旅游新宠。我县要坚持“四大山水名片”为重点,努力推动高等级景区建设和旅游基础配套项目完善,着力打造竹溪生态旅游品牌。四是做大绿色能源。绿色能源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二是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绿色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投资潜力巨大,是实施低碳能源战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小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新能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加大新能源建设的投资力度,科学开发水电资源,推进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能、热电联产等新兴能源产业发展,把竹溪建设成为绿色能源基地。
营造绿色发展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是彰显生态环境、提升发展竞争力的最佳选择,要使生态环境成为最具魅力的金字招牌,既要提升硬环境,又要优化软环境,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强化生态优势,积极营造“青山、碧水、蓝天”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加强生态文化设施建设,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快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发展绿色经济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发改部门将坚持不懈地发挥后发优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使竹溪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努力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而作出贡献。(作者系竹溪县发改局局长)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