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当宋祖英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禁不住跟着幸福的哼唱起来。是的,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爷爷告诉我,少年的他,由于家境太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子,不得不寄住到地主家的一间破破烂烂的柴房里。每到雨天,就得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派用上,接住从茅草屋顶上滴下来的雨水。原本就拥挤的房子,显得更加狭小,几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嘻嘻哈哈地在叮叮当当、滴滴答答的声音中跑来跳去,时常把雨水泥浆弄得满屋都是,被大人又骂又打……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间不漏雨的房子,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爷爷还告诉我,我们家第一次建房是在60年代初期。那时,爷爷拿出积攒多年的钱,叫来亲戚邻居,一叉一叉的把和好的草泥砌垒成约二尺宽的墙,墙一般分三期完成,中间需要晾晒半月左右,让其风干硬化,来增加墙体的强度。几个月后,三间砖坯为墙体的新房建成了,家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爷爷说住进自家新房第一天晚上,我爸爸和他同睡地铺,半夜时分,熟睡中的爸爸总是笑个不停。
“ 越来越好……”的歌声,唱得爸爸幸福的合不拢嘴……
爸爸笑呵呵地接过爷爷的话题,说了起来:1990年前后,农村时兴红砖大瓦房。一家人决定推倒落伍的土房,兴建大瓦房。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处明三暗五的红砖大瓦房,就漂漂亮亮地挺立起来了。大哥哥燃放着鞭炮,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搬进新居。大哥哥大姐姐各分得了一小间,当他们躺在属于自己的地盘里,乐得三天没有睡着觉呢……
“ 越来越好……”的歌声,唱得我手舞足蹈……
看到爷爷和爸爸自豪的神情,我高兴地说:你们都没有我的童年生活条件好。2005年,新农村建设开始了,我们村庄率先进行了旧村改造。一年后,60多家整整齐齐的干净明亮的两层家园,潇潇洒洒地屹立在农村天地间。家家接了自来水,安装了沼气卫生间,既环保又卫生。门前有花卉,街上有电灯,村里还组建了农家书屋,修建了娱乐休闲场所。
爷爷乐哈哈地说:“以前总是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城里人的生活……”
爸爸笑哈哈地接过话头:“现在,我们也成了城里人了!这真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 哈哈……”,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伴着“ 越来越好……”的歌声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回荡……
(作者系向坝乡大河小学五年级学生,本文系竹溪县第十三届读书教育活动市级三等奖获奖作品)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