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整治农村垃圾 建设美好家园

时间:2013-11-13 09:30:10      字体:  打印  播放

张体辉

《今日竹溪》11月13日讯:随着农村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加,原本洁净的农村开始受到生活垃圾的侵蚀,生态环境被不同程度的破坏。
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再加上环卫基础设施滞后,使得他们把大量垃圾倒在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命健康。一是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农民将大量垃圾倾倒到河、塘、堰、渠,汛期,大量垃圾随河水漂流,沿河垃圾,不仅堵塞河道,还严重破坏水资源。二是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农村生活垃圾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给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使生活用水富氧化,井水变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有增。三是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去在农村集镇生活的居民可以经常到河沟里洗澡、摸鱼,河里的水清澈见底;现在的河沟里虽然有水,但漂满了各种生活垃圾、玻璃瓶、动物死尸等,每到夏季或阴天,散发着刺鼻的恶臭。生活垃圾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四是破坏土壤环境。农村生活垃圾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农村生活垃圾亟待治理。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认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要性,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二要完善基础设施。要在各村组院落摆放固定的垃圾箱或建好垃圾池,使农村生活垃圾能够固定投放。三要建立相应的督查监管机制。成立督查监管小组,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制定乡规民约等,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生活环境、水源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点击查看征文启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