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千呼万唤“驶”出来

时间:2013-11-07 08:50:39      字体:  打印  播放

推行城乡公交,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满足群众出行的需求。城乡公交的开通,对城乡人口流动和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把开通城乡公交列为县政府“2013年十件实事”之一来抓。为把这件实事办好、办实,满足群众出行乘车的需要,县委、县政府组织专班对全县客运市场进行调查、走出去学习兄弟县市开通城乡公交的成功经验……今天,城乡公交终于正式开通了。从酝酿到运营,从计划到实现,城乡公交的开通经过了——

千呼万唤“驶”出来


——写在我县城乡公交车开通之际
记者 杜香平

3月16日上午,一辆辆“身着”浅绿色“外装”的城乡公交车,缓缓驶出祥尔公司停车场,“走”上305省道,随后分别“奔赴”县河镇、关垭子和龙坝镇三个方向……
至此,备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县人民关注和期盼的城乡公交车正式通车运营了——
据了解,此次开通的城乡公交线路为3条共5路公交车,分别是:县城至水坪班线、县城至县河班线、县城至蒋家堰班线、县城至关垭子班线、县城至龙坝班线;每天首班发车时间为7:00,末班收车时间为21:00;票价为“一票通”,每人每次2元。
平稳行驶在公路上的公交车,清爽淡雅的浅绿色“外装”,给人一种温馨、给人一种安逸。分另“书写”在车身两侧的“中国绿谷,美丽竹溪”和“欢迎乘坐城乡公交”的字样,让人倍感亲切;8.5米的“身长”,让乘客感觉车内空间的宽敞、大气、安全和舒坦。

城乡公交筹备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竹房城镇带的全面实施,我县近70%的人口集中到了305省道沿线,县城常住人口已超过10万人。人口的集中居住,也带来了人口的快速流动。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县城乡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快,出行乘车的人也越来越多,由此应运而生的微型面的客运车辆也突飞猛进,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微型面的车1750辆,参与客运的车辆达800辆,春运高峰时期高达1000辆,其中70%的车辆集中在305省道沿线。
为规范客运市场有序运营,我县在2009年核发了一次有效期为4年的《道路运输证》和《经营许可证》,获得客运资格的面的车仅有518辆(2009年后未再核批)。
微型客运面的车的兴起,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群众对出行乘车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仅有的“方便”二字,而需要的是便捷、舒适、高效、实惠、安全。
“城乡公交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出行乘车的需要。”县交通局一位负责人于是说。他介绍道,微型面的客运车虽然在一个时期满足了群众出行的需要,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经营主体多,不利于监管;经营不规范,影响了城乡交通秩序;车辆性能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这样的客运市场根本不能满足群众出行的需要。再一个,近几年来,周边的郧西、房县、陕西省的平利等县相继开通了城乡公交,便捷、舒适、实惠的乘车环境,让群众对开通城乡公交车有了更高的愿望。开通城城乡公交是势在必行。
面对客运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开通城乡公交、整治交通秩序的建议和提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和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提案,迅速组织专班对客运市场展开了调查,为城乡公交车开通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012年12月30日,竹溪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整顿规范城乡客运市场,开通竹房城镇带公交车。并将此项承诺列入了2013年政府要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

公交车姓“公”,是一项方便群众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公益性事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者们结合竹溪实际,对全县客运市场进行综合科学分析后,做出了既要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方便和实惠,又要让从事客运面的车主们的经济不受损失的科学决策。成立了“竹溪县整顿规范城乡客运秩序工作指挥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政委、指挥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相关领导分别负责综合协调、摸底调查、政策解答、宣传发动、专项治理、信访维稳、问责督办等工作。
担负着不同职责的县级领导们,各司其职,迅速行动。随着一次次的一线调查和集中会商,我县客运市场存在的问题逐渐明朗,清理整顿客运市场的思路逐渐清晰,开通公交的计划也逐渐接近实际。这其中的过程,有必要在此摘录一些。
2012年5月初,“整顿规范全县城乡客运秩序”专题会在县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对全县城乡客运市场情况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并组建了客运市场调查专班。这次专题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县开通城乡公交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6月中旬,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听取和讨论了客运市场情况汇报并形成了开通城乡公交的初步意见。
7月,县委办、县政府办、县交通运输局、县交警大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班对305省道沿线及龙坝客运市场进行了最后的调查核实;8月,专班赴十堰市内的房县、郧西和陕西省平利县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调查摸底和借鉴房县等地的成功经验,最后形成了“竹溪县305省道沿线六镇城乡公交客运实施方案”。
9月,县“四家”领导集中专题听取了城乡公交筹备情况汇报,最终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乡镇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城至关垭子、县城至县河、县城至龙坝六镇三条线路的公交线路。
在运营方面,坚持市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道路运输业,实行公司化运作、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城乡公交客运秩序;统筹城乡干线与农村支线客运互补发展,解决群众乘车难和乘车安全问题;妥善处理公交客运线路与在营的个体微型面的车客运班线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农村客运向公交客运的转变和平稳过渡,实现道路运输质量、效益和服务的和谐统一。
12月,通过公开召标,竹溪县安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达公司)获得了城乡公交客运的经营权。
获得公交经营权的安达公司总经理魏强公开承诺:上最好的公交车,做最好的服务!
“承诺要落在实际行动上。”魏强告诉记者。通过网上查询、与其它客运公交公司的沟通交流,今年元月上旬他们分别“走进”了郑州宇通、苏州海格、厦门金龙、十堰东风(客车)4家客车厂实地考察。在经过综合分析公交车的整车性能、外观、售后服务等情况后,最终选定了郑州宇通客车股分有限公司生产的宇通客车。元月26日(农历二O一二年腊月十五日),“量身定做”的宇通客车正式在我县亮相。

采访中,县交通运输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开通城乡公交,是一种社会责任;公交是一种公共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公交车在运行和经营模式上,采取公司化管理,按照“定线、定车、定点、定时、定型;统一车型、统一标志、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票价”的“五定六统一”模式运营,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方便出行、经济出行、舒适出行、安全出行。
方便乘车,放心乘车。在综合分析各条公交线路客流量的基础上,设计了3条公交线共5路公交车,分别为:县城至水坪,绕水坪集镇返回;县城至县河,终点在县河集镇;县城至蒋家堰,终点在蒋家堰集镇;县城至关垭,终点在关垭(楚长城);城关至龙坝,终点在龙坝中心福利院(龚家梁)。同时根据各条线路的长短、人口居住的密集地、通村路口、学校等实际,已初步选定了100个公交车停靠站点。每到一个站点,公交车内的语音播报都会及时提醒乘客到了哪个站点,同时提醒下一站是什么地方,让乘客少了一份担心错过站点下车的心里。
16日,记者在随车采访时,一位带着孩子的老人对记者说:“以前坐车就怕错过了地方儿,老是向车窗外看。现在好了,到了要下车的地方儿,就会有那个小喇叭提前通知你。我现在心里安心多了,再也不用老是向外车外看了。”
随车的引导员(负责公交车上服务的乘务员)告诉记者,为方便乘客能在准确地点下车,公交车停靠的站点全部按照当地人的习惯或村名、或地名命名。小孩、老人只要记住自己要下车的地点就行了,到了地点语音一播报,我们再提醒一下就不会错过下车的地方。因时间的关系,目前的停靠站点服务牌还没有正式建成使用,站点的服务牌建成后,每一个站牌上都会清楚地写着各条线路公交车的停靠站点和每辆公交车应到的地点等,乘客只要看一下服务牌就知道自己应该上哪路车,心里明明白白。
安全行车、文明行车是安达公司招聘驾驶员时最重要的一条。所有驾驶员全部具备驾驶公交车资格,都具有3年以上的驾驶经验,且无事故记录。据安达公司小郭介绍,所有的驾驶员和引导员在上岗前,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安全驾驶、文明行车、服务理念、常见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合格者才能上车。
车在行,乘客也在不同的停靠站上车、下车。在佛台上车的杨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坐面的车,啥地方都可以招手上车。但在旺季和淡季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旺季有时候能一连拦几辆车都不会停,看到车坐不到车;淡季呢,有时根本没有车。现在好了,有了公交车,啥时候都有车坐,方便!
据了解,公交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分夏季和冬季两个时间,每天早晨初始发车时间和晚上收车时间,主要是根据本地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制定,不会因乘车的多少和天气的变化而改变。
记者随车一路前行,每到一个地方,公交车都能准时、安全、有序、文明的停靠在指定的站点;按照乘务员的提醒,车内的乘客都能自觉地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来源:2013年3月19日公交车开通纪念特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