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
《今日竹溪》11月4日讯:根据绿色崛起示范县发展战略,竹溪县绿色崛起发展规划即将编制出台。这是一个集全县人民愿望和智慧,经过多部门广泛调查研究,在省权威专家的指导下,编制出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战略发展规划。规划是目标,规划是旗帜,凡事有预则立,促进绿色崛起是我县在探索工业富县之后又一次经济振兴发展战略,攸关今后我县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进一步改善,科学制定规划,切实实施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谋划规划应把握“四个高度”
站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高度。竹溪的绿色崛起规划必须打破过去经济架构的羁绊,用全新的理念设计经济发展远景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想广阔空间,要不仅有利于当前实现跨越式发展,更要设计好未来永久持续发展。
站在南水北调国家实施水源地生态保护的高度。南水北调是国家统筹发展,南水北济的千年大计。竹溪担负着确保一库清水北送的神圣使命和责任,绿山蓝天养清水,建绿护绿是先决条件。使命不可贷,责任不能懈,规划设计必须遵重《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该规划的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彰显特色,差异发展。
站在中心边贸城市建设高度。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边贸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授予十堰市发展大旗,竹溪地处边贸城市南部前沿,地理优势十分优越。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我县高起点建设,基础夯得十分牢固,对外开放式发展内力即将爆发。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要充分利用好边贸中心城市这个战略平台,从基地到车间,要与中心边贸城市统筹起来,利用好大贸易、大物流这个平台,拉长产业链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站在发展绿色经济与人民幸福富裕和谐共振的高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衡量幸福的标准不再是丰衣足食,而是环境优美、文化繁荣、身心安康,而环境优美要靠绿色发展作支撑谋划绿色崛起,推进绿色经济应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无论种植业基地怎样布局,生产基地如何摆布,绿色产品怎样加工增值,都要遵重竹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不破坏大气环境、水系活力,绝不能依靠绿色崛起,反而毁掉了绿色繁衍能力。
二、实施规划应站稳“两个立足点”
科学的规划只是美好的愿景,扎实实施规划才能把愿望变为现实,实施好规划应结合实际,站稳“两个立足点”。
一是站稳竹溪自然资源禀赋这个立足点。竹溪是全国500个自然资源富县之一,不仅有发现绿色经济的广阔空间,而且已经形成支撑产业经济的具体品种;特色鲜明的亚热带气候,催生了生机勃勃的植被,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351.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4.27%,植被覆盖率达到83.22%,境内水能资源丰富,理论储量达120万千瓦,可发量达65万千瓦;还有门类众多的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了外界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实施应充分考虑县域资源特色,进行综合分析,统筹安排,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价植,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应注重两点:其一,瞄绿色经济在资源的发展前沿,力争开发的产品抢在时代潮头。其二,发挥产业的推动效益,让绿色经济不断壮大,把全县人民群众带动起来,走上共同致富的路子。
二是站稳已有发展基础这个立足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县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培育以茶叶为主的种植,以小水电为主要能源业,并初步形成了南烟北茶、适度兼抓、山上林果茶,水中鱼和虾,山下粮与花,依靠绿色产业的强力支撑,生态旅游、现产物流等逐步发展起来,全县绿色经济架构已经搭建起来。
三、推进规划应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规划的延续性。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是一个中长期规划,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和方向,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目的,切不可浅尝辄止,朝令夕改。
二是坚持规划的包容性。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兼容的、动态的,它充分考虑了时代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实施过程中既要维护它的权威性,又要不断创新,及时吸收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优质项目,使之更加丰满和完善。(作者单位: 竹溪县发改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