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创业之星耀深山

时间:2013-11-01 12:49:13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桃源乡杨寺庙村委会主任谭胜勇

编者按:我县大力实施外出创业人才、实用人才回乡创业双回归工程,倡导双回归人士把资金、技术、信息带回家乡,注入农村发展活力,带动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有利于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近年来,一些成功人士先后回乡创业、兴办实体,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创业之路,就地吸纳安置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本期起,本报陆续刊发双回归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李艳敏通讯员姚恒
《今日竹溪》11月1日讯:做过军人,打过工。再做学生,后创业。一路走来,他的梦想从未消逝。如今,他已是资产过百万的大老板。
他叫谭胜勇,是桃源乡杨寺庙村委会主任,也是竹溪县国心绿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老总。
200212月退伍后,谭胜勇只身前往广东省东莞市唐夏镇景昊五金制品厂务工。在外务工期间,他心中创业的梦想像火种般燃起来。于是,他利用业务时间研读种、养殖方面的书籍,并自费参加了成人创业教育培训班,掌握了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20089月返乡的他,投资10万元兴建了150模式养猪场1个,作坊式酿酒厂1个,用以发展生猪养殖循环经济。当年出栏生猪40多头,创利润5万多元。
“这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既然干,我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谭胜勇说。正是这样一种思想,犹如一只充满力量的手支撑着他前行。在这期间,他摒弃了小富既安的思想,不断地思索,不断地考察,决心拓宽致富门路。他瞅准深山天然绿色农副产品走俏市场的契机,决定从事蜂蜜加工,把这桃源深山司空见惯的土特产变成俏销市场的“香饽饽”。
20108月,谭胜勇与竹山县柳林乡天台村肖高华、赵长春合股组建了桃花源天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引进蜂蜜深加工生产线,当年蜂蜜产量达20吨,年创收入100余万元。在公司稳健运营后,他又多次出去考察,引进了精包装钱,开发出“葛粉蜂蜜”、“百合蜂蜜”两个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的组建,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民营经济发展,还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把当地寻常的野生蜂蜜变成了促进增收的“黄金液”。他还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于2012年开荒100亩耕坡地,用以种植烟叶,采取间作套种的方式,即在耕地中栽植核桃,实现树上结果、地中长烟的种植格局。当年,他栽植核桃30多亩1000余株,种植烟叶100亩,烟叶产量达到8.5万余公斤,创收入20万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要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才算是本事!”谭胜勇说。今年7月底,他注册了“竹溪县国心绿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金额120万元。谈及下一步发展,他表示,计划把现有企业再扩大一倍,不仅带动群众就业,还将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