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示。
25日,东风52小学学生在上书法课。
来源:十堰晚报
今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电视节目热播,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节目里的中学生们识字量多、书写流利,让人惊叹。我市中小学生汉字写得咋样?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城区多所学校,了解学生们汉字书写和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情况。
■文/图 见习记者 周海青
写字像画符,家长老师担忧
家住顾家岗附近的陈秀宝最近特别烦恼,他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级,虽然作业不多,但是看着孩子写出的歪歪扭扭的字,陈秀宝直摇头,看不下去的他经常用橡皮擦擦掉字迹要求孩子重写。陈秀宝妹妹家的孩子也刚上一年级,字写的也很一般。陈秀宝说,孩子现在的字写的很差,担心将来影响学习成绩。
今年中考期间,作为阅卷老师,东风七中语文老师司华发现,不少考生的书写不规范,用计算机阅卷辩识困难。她所带的班有几名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由于学生书写的字太大、太小、字迹潦草等原因扣除了卷面分,影响了中考综合成绩,司华老师为他们感到可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城区中小学学生书写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校语文老师普遍反映,学生书写能力弱,在批改作业时常常被他们的字难道。老师们说,在作业本、课堂笔记、试卷上,学生们写出的字笔画或多或少、错别字、字迹潦草、写字像画符、乱涂乱划、提笔忘字、辨识度差等情况很普遍。东风52小学、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校长龚明分析说,中小学生书写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书写姿势不正确,包括坐姿和握姿,长期采用不规范的写字姿势不仅影响书写质量,还导致学生视力健康和身体发育方面得到问题;二是书写不规范,字的大小、结构、比例不合理;三是书写习惯不好,学生写字不专心、没有耐心、书写马虎等。
书写课不受重视,专业训练缺失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脑、手机、打印设备的普及应用,使得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普遍减少,中小学生书写能力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
记者走访市城区众多中小学发现,许多中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书写课,一些高中学校表示,学生课业较重,无暇顾及书写课。一些初中学把汉字书写放在美术、艺术课上,即使开了书法课,每周课时也比较少,没有专门的书写教师,语文老师兼带书写课。一些学校表示,由于书写课的开设涉及学科设置、专业的师资配备和教学管理等新问题,学校投入不够。
书法课即使开设了也不受重视,一些教师向记者坦言其中的“难言之隐”。他们表示,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文化成绩是学校、老师的首要目标。汉字书写课被视为类似体育、艺术、音乐等副课中的副课,每周一课时的书法课容易成为“纸上课程”。
龚明说,社会对汉字书写的认识不到位、不深刻,汉字书写认可度不高,与方便快捷的电脑打字、拼音输入相比,汉字书写耗时费力、比较麻烦,不受大众的欢迎,直接影响了家长、老师和学生对汉字书写态度;书写教育缺失,中小学缺少专业的书法老师,兼职的语文教师对字形结构的分析不到位,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书写投入不够,由于汉字书写需要静心耐心和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坚持,玩电脑、看电视、上培训班等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一手好字,终生受益
学生书写能力的下降引起了家长、老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担心,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想办法提高学生书写素质和书写教育。
市民郑女士认为,字如其人,字写好了就拿得出手,体现人的脸面。上学期每个周末她都带着上一年级的孩子上书法培训班,今年暑假,孩子又上了培训班。郑女士发现,孩子的字写得越来越好。郑女士认为,书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每天只要花时间专心认真地练习,汉字是可以写好的。
东风硬笔书法学校等培训机构常年有学生来接受汉字书写训练,这些机构负责人表示,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对孩子的书写期待很高,书法培训越来越受欢迎。
今年秋季开学,东风七中初一学生开始上书写课。按照学校安排,学生们每周上一次大课和小课,该校语文组还要求学生书写时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液、透明胶,以养成下笔认真的书写好习惯。该校副校长田家斌说,汉字书写需要毅力。
从2010年开始,市柳林小学和东风硬笔书法学校合作,每周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书法培训,同时一、二年级每周要开设一节写字课,三至六年级每周还增加三次20分钟的写字小课。该校副校长说,通过几年的,该校学生思维和审美品质有了变化,学生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市城区许多学校也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学校的老师认真练习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三字”,每周和学生一样上交书法练习作品。他们表示,老师为人师表,要带好头练好字,学生才能写的更好。
作为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东风52小学以书法教育创建特色学校。龚明介绍,该校近1500名师生在校每天坚持晨读诗词、午练书法、课前集体挥毫,书法习练蔚然成风,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龚明说:“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一手好字,一生受益。”
市教育局:开展书法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了解,从2011年9月开始,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学校语文、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设置书法课,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2012年,市教育局要求在重点落实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书法课的基础上,将中小学书法教育逐步覆盖到基础教育所有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普及中小学书法教育。
今年6月,为做好“书法进课堂”工作,推进书法教育,市教育局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书法教育培训,为小学4至6年级、初中和高中选配《书法》教材,小学4至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初中和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训练和书法艺术欣赏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学生巩固识字效果,提高文化修养,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和高雅的审美趣味,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莫让写一手好字成为奢侈的事情
如今,中小学生汉字书写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不只是中小学生,在很多成年人身上,汉字书写情况不容乐观。试问一问你身边的人:你有多久没用笔写字了?你的字写的好看吗?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当人们需要写字的时候,出现错别字、笔画笔顺混乱、字写得难看、提笔写字等情况屡见不鲜。汉字书写”既熟悉又陌生,写一手漂亮的字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汉字是国人从小接触、最熟悉、最亲切不过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键盘代替笔尖,笔墨纸张变成液晶屏幕,人们的指尖忙碌于敲击键盘和触屏刷屏,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我们也离纸张笔墨越来越远。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书写是它的生命。俗话说:“功不用则退,物不用则废。”有人担心,由于长时间不写字,书写能力渐渐退步的我们可能再也不会写字了。
丰富的电子产品和信息科技带来高效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失落和遗忘,汉字是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见证了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光彩和活力。汉字书写是有温度的表达,我们应该找点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写几个字,通过眼观手触、提笔运气、描摹书写和文字来一场真诚的交流,体会用笔书写的乐趣,这其实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只要人们多动动手,多练练字,笔尖下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写一手好字也不是件奢侈的事情。用心书写,下笔有神,在感受文字美感和魅力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礼敬和传承。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