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工作简报 第57期

时间:2013-09-27 11:22:21      字体:  打印  播放

2013年9月13日
农历8月9日
星期二

竹溪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要 闻 速 递
指挥部召开工作组碰头会
12日下午,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召开工作组碰头会,县政协副主席、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冯诗贵、县长助理、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立新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各工作组近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重点讨论了西关街土地开发、仓库补偿用房、重点户协议签订、重点户无证房、门面房认定、过渡房安置及房屋拆除等相关事宜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征迁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西关街改造正处于房屋大拆除阶段,各工作组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确保改造工程顺利实施。一是要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坚持做到“以拆三促”,即:通过拆除促协议签订、促搬家交房、促开工建设。二是要改进方法、破解难题。要坚持政策、严把政策标准,有针对性的做好难点户和重点户的征迁工作。各工作组和包保队要深入征迁户中间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破解征迁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各工作组要围绕房屋拆除发挥作用,加大信访维稳力度、加大督办力度、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拆除氛围。三是要切实搞好稳定,保障拆除顺利进行。现场拆迁组要制定拆除方案、加大拆除力度;包保工作队要到拆除现场配合房屋拆除,维稳组要在拆除现场做好勘察维稳工作,确保拆除现场安全、稳定。(指挥部宣传组)
工 作 动 态
西关街临街房开始拆除
继西关街原减振器厂内2000多平方米厂房的拆除工作完成后,9月9日,县直单位相关包保工作队,指挥部各相关工作组、铧鸿公司、拆迁公司等相关工作人员对西关街已征收且已腾空的临街房进行拆除。
在拆除现场,不到两小时,西关桥头及西关社区路段,一排排已被腾空的房屋逐渐变成一堆瓦砾。
据征迁现场组负责人介绍,西关街改造门面房拆除工作主要是采取“成熟两户拆两户、成熟三户拆三户、成熟一片拆一片”的工作思路,达到以拆促搬的推进效果。对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的房屋,分别采取大型机械和手工拆除两种方式进行。
截止当日下午5时,已拆除11户临街房,共计1500余平方米。
自西关街改造房屋拆除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拆迁现场组、城关镇和拆迁公司通力合作,科学部署,精心安排,严格按照“有序拆迁、安全拆迁、快速拆迁、顺利拆迁”的原则,认真做好房屋拆除前和拆除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陆续对西关街已搬迁的被征迁户的房屋进行拆除。目前,拆除工作正安全、有序推进。(指挥部宣传组)
工 作 通 讯
解读“西关速度”
——我县高效推进西关街征迁工作纪实
这是竹溪征迁史上的一个奇迹——从 5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居民房屋征收签约、搬迁安置工作已接近尾声,房屋拆除工作已全面铺开。
难能可贵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征迁,时间非常短,且整体氛围非常和谐,没有出现越级上访和大规模上访事件,上演了竹溪征迁史上的“西关速度”。征迁工作号称世界“头号难题”,那么竹溪是如何去破解动迁难题的?
带着上述疑问,笔者在西关街进行实地了解,眼到之处都是感人的一幕幕,既有指挥部和县直包保队工作人员的敬业和细腻,也有普通居民对西关街改造工程的理解和企盼。透过这些感人的画面,让人深切到感受到县委、县政府走群众路线、改善民生的的生动实践。
变“征迁工程”为“惠民工程” ——让民生工程真正深入民心
西关街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大部分房屋建造年代久远,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不但居住生活环境差,而且安全隐患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人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却没有与社会全面接轨。
鉴于此,县委、县政府把西关街改造作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来实施,而不是作为一般的商业性开发的征迁工程,由政府作为开发主体,集中力量、集中政策、集中资金,倾心合力,力争一举解决西关街居民的民生问题。
政策惠民是基础。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群众的利益,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产权调换”、“货币补偿”及“调换”与“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居民房屋的征收进行补偿和安置,选择“产权调换”的除“征一还一”外,还给予一定的面积奖励,“货币补偿”以高于当地市场房价进行补偿。
政策宣传更是关键。西关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指挥部就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简报、宣传手册、标语、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城关镇和县直包保队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将政策送到征迁居民手中,做到“政策上墙公开、签约流程公开、结算标准公开”,维护了征迁居民的知情权。
征迁的过程成了惠民、富民的过程,受到了征迁户的广泛欢迎。但也有不少居民一开始想不通,不愿搬……对此,指挥部和包保干部们并没有急着征收,而是在前期用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宣传、入户调查等准备工作,向居民介绍房屋征收补偿标准、西关街改造惠民政策。由于所有的政策都公开透明、干部宣传发动非常到位,群众的疑虑很快释然。
政策得民心,征迁不再难。在西关街这次的征迁工作中,以“保建设、保民生、保和谐”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先,大局至上,突出人性化、和谐化,赢得了民心,维护了稳定。从6月底签订征迁协议开始,到9月上旬,仅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西关街改造签约就达到1700余户,签约率达90%以上。
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师利龙这样概括道:“西关街改造是真得人心。老百姓从征迁中看到了西关街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六大片区征迁能如此神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全县上下一心合力征迁
西关街的这次征迁是竹溪规模最大的征迁工程,也是竹溪县城建设史上最大的改造项目,全县上下瞩目,百姓翘首以待。
今年,为响应“南水北调”、保护京津水源的号召,竹溪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顺势提出了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发展战略。为此,同步实施了“山水边贸园林县城”的城建新目标,而西关街改造工程是“山水边贸园林县城”的首要工程,也就是说,西关街改造速度直接与县城建设的速度挂钩。
县委、县政府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为打好建设攻坚战,县委、县政府改变了以往征迁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 52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西关街改造工程动员大会,把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实行县直单位包保责任制,动员全县干部迎难而上,齐心协力争取攻坚战的胜利。
一语千钧,落地有声!在西关街改造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西关街改造征迁工作迅速展开:报刊、电视、标语、横幅大力宣传征迁政策,城关镇、房管局、纪委、宣传、公安、住建等部门联合办公……征迁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86,在征迁工作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召开了“西关街改造攻坚动员大会”,县委书记余春存在大会上号召全县干部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敢为人先的闯劲、真抓实干的作风,按时完成房屋征迁工作任务,全速推进西关街征迁工作。征迁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县委书记余春存主持的征迁督办会达10多次。县长余世明多次亲临一线,及时研讨决策有关事项,现场解决矛盾和问题。所有县级领导都参与了征迁包保工作。
征迁人员身先士卒,来回穿梭于征迁现场,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到了“三清四到位”,即工作目标清、征迁对象清、征迁标准清,思想工作到位、调查工作到位、协调工作到位、补偿工作到位。最终得到了征迁户们的理解和支持。
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冯诗贵告诉笔者:“西关街改造征迁工作,被征迁户逐渐从抵制征迁,变为理解征迁,最后变为支持配合征迁,签约、搬迁速度前所未有,上演了旧城改造征迁的 “西关速度”,而且征迁中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
变“群众困难”为“自己困难”—— 有情操作推动征迁全面提速
“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替群众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在征迁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深入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用服务提速来实现征迁加速。
为了把老百姓的工作做好,在此次征迁中注重了一系列工作方法的创新——干部作风建设与服务百姓工作结合起来。干部作风建设,在征迁工作中何以体现?
据县长助理、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立新介绍,换位思考,真情实意关注民生,让被征迁群众得实惠。
号召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征迁过程中,广大干部人性化的征迁场面时常令人感动,它就像一股股暖流,一阵阵春风,传递在每个征迁户的心中。家住西关街的李治家里有8个人,搬迁后的过渡房对于他们8口之家来说太小、太挤,他希望能再找一套房子,方便接送马上就要上初中的女儿上下学,考虑到李治身体不好且还要每天在外靠拉货物挣钱,政协办包保队员李代胜每天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在实验中学附近给他打听房子,一次、两次、三次……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房子,李治在高兴的同时对包保队贴心的服务表示感谢。
一首首由干部们弹起的为民服务曲,使征迁工作征出了干群“鱼水情”。西关街征迁工作如今接近尾声了,可是曾经住在这里的郭国成,每次走到这里都会感慨万千,他说:“征迁队员对我就像亲人,他们充满爱心、细心和耐心,帮我解决了很多生活困难,西关街改造好啊!”如今在这里还有很多和郭国成一样的被征迁户,因为干部们的有情征迁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通过有情征迁,西关街广大群众的思想实现了从“要我搬”到“我要搬”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加快了征迁速度。(指挥部宣传组)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指挥长、副指挥长
审 签 :喻泉源 编 辑:田光礼
投稿信箱:zhxxgj2013@163.com 联系电话:2732739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