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蒋家堰镇关垭子村大学生村官龙韬
编者按:为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我县按照打造创新型、服务型、创业型大学生村官的目标,近几年来,选聘多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并定岗定责定诺,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引导他们成长成才。这些被选聘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历练,踏实履行好各自职责。他们甘于奉献,服务基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建设新农村绽放各自的“青春年华”。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报道大学生村官的事迹,敬请读者关注。
记者蒋 丽
《今日竹溪》9月27日讯:2010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的龙韬,在外企公司当了两年的“白领”后,毅然选择放弃,回到蒋家堰镇关垭子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
当其他村官积极备战公务员考试之时,龙韬却以独到的眼光和激进的创业意识,另辟蹊径,融资养殖濒临灭绝的本地土黑猪,创办了“竹溪县秦巴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自己执著追求的创业梦想。
秦巴山区老品种“黑香猪”体型中等、结实,全身皮毛黑色,有野猪的血统,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强的特点。其肉质有瘦肉鲜嫩,肥肉不腻,猪皮香脆,口感糯香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龙韬经考察后,看准了这一商机,先后在十堰、安康地区搜集到濒危的几十头本地黑猪,通过三代杂交选育,养育出优良品种竹溪黑猪,建立了竹溪黑猪保种繁育基地。
为了有效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农民致富,在经营过程中,龙韬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黑猪繁育放养模式,充分利用农民的山场、林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减少农民投资成本、提高黑猪品质。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仔猪和技术服务,并且以高于市场价回收放养的黑猪,降低农户养殖风险。通过合作社的统一品牌运营,建立网络营销推广平台,开展网络加实体连锁的销售模式,提升合作社社员的利润空间,走共同致富路。这种经营模式让养殖农户无风险,并能轻松赚到钱,实现合作社和农民双赢。目前,他的黑猪保种场已投资200余万元,配套完善了标准化繁育养殖基地,建成了940平方米的标准猪舍,发展青饲料基地20余亩,放牧林地20亩,合作社员达28户。
让“土猪”变“金牌”,是龙韬的胆识,更是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的动力。“我们合作社有信心和决心,在党委政府帮助支持下,让更多的农户养殖黑猪,把竹溪黑猪打造成亮丽的农产品名片,使合作社成为鄂西北最大的有机黑猪生态养殖基地”,龙韬对记者说:“我们的合作社正在申请生态土猪肉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保种繁育基地也正在扩建。基地基础母猪达100头,黑猪年生产出栏2000头,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将带动合作社社员实现年产值过1000万元。”
如今,“竹溪县秦巴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带头人龙韬正带领社员们奋进在养殖增收路上,圆他心中那个创业梦。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