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周清月结抓党建 干群齐心谋发展

时间:2013-09-23 20:16:37      字体:  打印  播放

新洲乡位于县城东南部全乡版图面积19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5149户21255人,党员752人。近年来,新洲乡以“周清月结”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干部过程管理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全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幅提升。2012年,荣获“湖北省民政工作先进乡镇”、“湖北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十堰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堰市平安乡镇”等荣誉称号。

一、创新“周清月结”抓党建机制,促干部作风大提升
2011年乡镇换届后,新洲乡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推出了“周清月结”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对全体机关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和村主职干部的过程管理,逐步实现了转变作风、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建立三个片区,理顺管理体制。将全乡19个村划为三个片区工作组,并实行片区工作组长负责制。同时,组建了党建、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多个工作专班。建立了统分灵活、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片协调管理体制。

坚持三个例会,提高工作质效。坚持每周日晚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例会,听取片区工作组长、联系村领导的本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及下周打算,安排部署下一周党建重点工作;坚持每周一由联系村领导主持召开村级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工作任务;坚持每月召开“周清月结”工作月例会,通报上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突出三个载体,建立工作机制。一是签订一份责任书。年初,与各片区工作组、各村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定目标任务、定完成时限、定奖惩措施。二是规范一套报表。每周结束后,各村和驻村干部如实填写上报《“周清月结”周报表》,每月底各村填写上报《“周清月结”月报表》。三是完善一本日志。详细记录每日工作开展情况、走访农户情况和处理结果,做到每周工作开展有总结、下周工作安排有计划。

紧扣三个关键,强化过程管理。一是强化督办。乡党委、政府重点负责对各片区工作组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各片区工作组负责对所辖片区各村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二是规范考核。建立健全“周清月结”考评工作机制,每月底组织专班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年终各村综合考评成绩取每月考评成绩平均值。三是严格奖惩。所有联系村干部、村均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奖惩办法和确定的政策口径奖惩兑现。

二、实施“三联”“三会”“三员”制度,落实管党责任制

1、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推行书记带头承诺、坚持联系督办、强化考核考评,有效推动了乡、村三级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一是书记带头承诺、定基调。在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中,乡党委书记汪再体同志结合新洲乡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实际问题,向县委做出了“村级阵地全覆盖、档案标准化建设全覆盖、配套设施全覆盖、分类督导、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具体承诺,同时各村支部书记向乡党委作出了公开承诺、全乡各村在家580名党员向村支部做出了公开承诺。今年年初,各村支部书记分别作了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报告,述职工作有重点、有做法、有成效、有问题、有分析、有整改措施,真实反映了全乡工作情况,全乡共承诺兑现相关事项87件,受到党员干部和群众好评。二是坚持联系督办,重依据。建立健全了党委班子分工负责制和党建联系点制度,领导带头督办落实。目前乡党委班子建立农村和机关联系点23个。同时,定时召开片区现场会、实地督查、随机抽查、“周清月结”考评等方式,督办党建工作动态,促进工作纵深推进,为年终班子点评各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强化考核考评,出实效。建立了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党支部书记向乡党委述职,接受党委会评议。评议采取党委成员打分和与会人员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现场公布结果,排名后3位的村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村支部书记当场向党委做出情况说明和整改承诺。同时,依据年度县委基层党建考评细则,坚持每月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考评,并按考评打分情况予以排队。针对排名靠后的村,实行约谈支部书记或相关负责人,提出整改项目,责令限期整改,有效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三会”制度。6月份,新洲乡各村结合乡党委下发的《关于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文件精神,召开了由联系村领导主持召开的村级党员民主生活会、机关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三会”。按照广泛征求意见,集中研究整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部曲,深刻地剖析了党委班子、机关干部、村级班子、党员个人之间存在问题和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全乡收集群众意见58条,其中关于发展需求23条,要求强化村级基础设施建设15条,要求村级班子强化服务意识12条,要求发展村集体经济意见8条。

3、落实“三员”管理机制。一是为了确保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的起、管得住、用的好。2012年9月,乡党委通过考核,任命了19个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员,具体负责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监管和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通过定职责、定责任、定奖惩有效地保证了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高效运转。二是为了强化村级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2013年年初乡党委选派23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分别到23个支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进一步加强了与挂帮村的上级有关单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咨询信息,协调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帮扶措施的落实,帮助村搞好建设和发展。三是下一步,我乡将对7月份引进的竹溪县康溪水产公司等3个小型企业选派一名班子成员担任党建信息员,具体负责党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三、开展“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提高党员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3年,新洲乡大力推行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一诺三评创十星”活动,探索建立以“星级”量化考评体系为抓手的“十星争创”新机制,有效激发了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与活力。

量化考评指标,科学设“星”。“一诺三评创十星”活动以科学设星、合理定星,使“星”级名称符合发展需要,“星”级设置体现发展特色,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农村“十星共产党员”则把信念星、宗旨星、学习星、道德星、法纪星、致富星、计生星、环保星、帮带星、新风星等十星做为争创主要目标。每颗星细化成若干项目标要求,明确记扣分办法,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以考核评分确定一至十个级别,进行分级命名表彰。

严格步骤程序,规范评“星”。严格按照考核评星细则和评选程序进行,严把质量标准,加强比例控制。评星定级采取“一诺三评三公示”,即年初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创星,半年组织群众测评、党员互评、上级评定三评定星,承诺内容、评议结果和定星名单三项公示。截止目前,23个支部召开“十星党员”评选大会42场次,参与党员群众达500多人。

突出争创实效,动态授“星”。把开展“一诺三评创十星”活动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十星共产党员”台帐,实行分类分层跟踪指导,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以评促创、注重培育、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全乡评选出“十星级党员”102人,在“七一”活动中,乡党委对特别优秀的22名“十星级党员”和15名十星级退休村干部给予了表彰奖励。

坚持奖惩并举,合理用“星”。重视“十星争创”评优结果运用,把星级奖励与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村干部绩效补贴相结合,做到在工作责任上细化、目标要求上量化、督查有力度、考核有标准、奖惩有办法,达到激励先进、推动工作的目的,确保星级评定科学合理。对命名的十星级以上党组织和党员,分别给予物质奖励。6星级以下的党员,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帮组其提星升级。

四、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乡党委以大学生担任村干部为契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以规范管理为保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努力搭建大学生村官干事的平台,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的积极性。

1、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规范化管理。

2、强化培训帮带,创造良好环境,为帮助新来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了解农村我们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抓好帮带;二是抓好培训;三是抓好学习;四是抓好活动载体;五是注重典型带动。

3、创新机制,不断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首先是实施“政绩”管理办法,其次是开辟“大学生村官工作园地”,组织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强乡富民”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配合村党支部落实好村级规划,协助农村党员和积极分子选定新的、好的发展项目,真正把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率先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上来。

五、开展“五双”活动,为基层组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全面落实“双育“计划。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对党员登记造册。对50岁以下有受训意愿和受训能力的党员,特别是对他们的培训需求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形成“双育工程”党员台帐,为设计办班规模、确定培训内容奠定基础。二是制定方案和计划。结合本地党员队伍的实际制定党员“双育工程”方案,做出党员“双育”培训的规划和计划,争取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培训任务。三是积极开展培训。借助村级远程教育平台、党课学习、农技培训等对全乡416名党员实行了“双育“培训。今年的党员冬训要以开展“双育”培训为主,在党性教育方面,要以中央全会、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主,在技能培育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

2、继续深入开展“双十星”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坚持以日常监管和群众测评相结合,培植典型、帮扶后进提星升级,确保党员“星”级创建出实效。强化村支部“十星级支部“创建,完善考评和评估机制,通过创建活动,激发支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3、大力实施“双强”工程。为强化基层组织管理,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2012年在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上级扶持一点、自己筹备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500多万,通过新、改、扩、建使全乡19个村级阵地大变样。为加强村级班子“造血”功能,充实村级班子力量。通过支部换届,支部委员平均年龄为38.5岁,比换届前降低3.5岁,50岁以下的委员占总数的85.6%。村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也从换届前的49.2岁下降到45.3岁,基层党支部班子在稳定的基础上,正逐步实现新旧更替。

4、加快推进“双回归”行动。深入实施“能人治村”战略,建立一批在外务工经商、乡土能人、农民企业家为主的人才信息库,积极引导以双龙村郑安明、鲁溪沟村张子琴为代表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以潭口河村黎松、新发村张勇为代表乡土能人到村任职。通过服务给力、支持有力、引导助力,为“双回归”行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5、深入开展“双带”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活动。鼓励党员积极创业,培养了一批不离乡、不离土、留的住、用的着的农村党员“双带”能手。如:双龙村支部书记吴时海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投资500万率先发展库区养鱼、沼泽地种藕等产业;板凳岭村党员杨福春投资80万发展浅塘养鱼;烂泥湾村党员陈良兵投资300万建立网箱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3年上半年,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一是农村党建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村党支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斗力没有充分发挥,村与村发展不平衡;

二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待加强,要更加注重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村干部;

三是村级组织管理和使用需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作量大,待遇低,影响村干部干工作积极性;

四是个别农村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中承诺内容不很具体,显得有些空泛。党员发展和党费收缴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五是远教设备老化,维护和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乡将紧紧围绕《基层组织五年规划》,抓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狠抓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力度。在职能上,自觉转变,自我调整。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为“三农”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从“全能型”转向“有限型”,“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人治行政”转向“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群众第一、基层第一的观念,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周到、高效的服务。

2、深入推进“学创”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学习、撰写心得体会、记录民情信访日记等方式,结合干部“敬业?奉献”教育活动扎实开展项目推进提速、基层党建提质、社会管理提高、集乡改造提前、产业结构提升“五大工程”。确保重点项目落地。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变“务虚功”为“定实责”,变“顾眼前”为“看长远”,变“软任务”为“硬指标”,提升新洲乡整体党建工作水平。

3、深化“五双”活动。充分发挥乡党校和村级活动场所的主阵地作用,按照电教片播放月活动的安排精神,针对我乡产业结构,党员干部素质的不同,争取多种形势,进行分类培训。进一步加大引进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和任职不力度,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全面增强村干部和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4、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村组联系、指导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