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心存致远方成大美”

时间:2013-09-16 14:18:02      字体:  打印  播放
——余春存到部分乡镇调研“城镇带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侧记
记者刘安西
核心提示:余春存在调研中反复强调:“‘城镇带建设’也好,‘美丽乡村’建设也好,都离不开一个‘美’字,而‘美’字离不开一个‘绿’字。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一张绿色‘王牌’和历史赋予一个厚重的文化竹溪,这两张牌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建设大美竹溪,规划是关键是龙头,在规划上我们要把这两张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之相互成趣、相得益彰。当前,‘城镇带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已拉开大幕,经济转型发展、干部作风建设还任重而道远。要按照远、中、近搞好整体科学规划,规划好了,就不能朝三暮四,要心无旁骛一抓到底。心存致远,方能成大美,是哲学更是真理。我相信,今天的‘青山’就是竹溪明天的‘金山’,大美竹溪一定能够实现。”
肥胖胖的秋天驮着沉甸甸的收获。稻熟、鱼肥、藕香时节,带着对我县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建设好“美丽乡村”、“竹房城镇带”和抓好经济转型发展、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深层次思考,1415日,县委书记余春存轻车简从,深入水坪、新洲等乡镇进行工作调研。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长蒋波随同调研。

县委书记余春存(左)与水坪镇东沟村书记座谈


县委书记余春存(左)与水坪镇党委书记座谈


余春存(右)查看新洲乡建设规划图
城镇带建设: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竹房城镇带建设,是省、市委、政府统筹全省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要举措,这一建设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为十堰“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增添强大动力。”余春存说,“当前,我们要围绕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勇但使命,主动作为,用‘强基’来发展第一产业,用‘壮骨’来发展第二产业,用‘活血’来发展第三产业,用‘美容养颜’来做好规划和建设,用‘养生养心’来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推进竹房城镇带竹溪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余春存说:“竹房城镇带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总结前段工作经验,调整今后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竹房城镇带建设;要在边思考边实践中来探索,用实践丰富指导思想,用思考指导工作开展。竹房城镇带建设要从怎么样规划、怎么样实践、怎么样先行、做什么样的示范,以什么作引领去思考,要以山区城镇化为引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尽量保留原生态风貌和田园风光;要依托自然优势,培植产业发展;以民营投入为主体,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以小投入带动大投入。要围绕打造产业城镇带、宜居城镇带、生态城镇带、幸福城镇带、活力城镇带,举全县之力推进镇城带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村庄和片区建设。在敖家坝(二期)、大石门、东沟、前进、青草坪、县河等片区建设上,我们按照不挖一棵树、不填一口塘、尽量少动土、少拆房的理念去规划、去建设。”
“要围绕‘核桃、茶叶、中药材、山羊’四大产业,发展商贸流通、生态旅游业。”余春存说,“近期要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一河(竹溪河)两岸(竹溪河两岸)三区(东部船形寨、小河边新城区,中部烧田坝片区,西部西关片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竹房城镇带生态移民、扶贫搬迁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体系。通过强化县城、集镇、中心村三个层次建设,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功能结构进一步完善,带动1.5万人向县城、集镇、中心村集聚。

在新洲库区游轮上


在新洲库区游轮上
建设美丽乡村:要与美丽家园建设相结合
“美丽乡村、生态家园,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美环境的秀美之村;是户户能生产经营,个个有事干能钱赚的富裕之村;是传承历史、延续文化根脉的魅力之村;是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幸福之村。”余春存在水坪镇东沟村对村干部语重心长地说,“美丽乡村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生产与生活互促并进。我们要抓住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机遇,保护好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到不砍树、不填塘,不破坏生态,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余春存说:“根据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按照相对集中、带状安置的要求,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住房改造,适度采取生态移民搬迁。要按照生活宜居、生产方便、生态优美,统筹推进水、电、路、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要与生态家园建设相结。”余春存说,“‘生态家园’是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具体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事物,是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有力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水坪镇是我县重点镇,要在美丽乡村与生态家园建设上当好排头兵,如大石门片区、东沟片区,随着以花木等生态产业的不断发展,要培植一批以红豆杉花木盆景种养营销为支撑,以生态产品加工为拓展发展好生态家园经济。”
每到一地,余春存不忘记要求乡村干部保护好原生态。在制定美丽乡村、生态家园建设规划时,要采用有利于保护原生态环境的最佳建设方案,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生态家园建设的每个环节,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抓好村庄庭院、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创造现代文明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和山水田园之美融为一体的和谐家园。
在古月山庄民俗博物馆,余春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字画、书籍、奇石、铜器、玉器、红色文化等。他说:“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对古文化的保护。文化的传承,其潜在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越发凸显。这是一种惠及千秋大好事,将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更加展示了竹溪民俗文化的潜在独特魅力。”
余春存说:“我县民营企业家胡杨学先生,凭着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倾己之力,筹资千多万元,创办竹溪民俗博物馆,收藏万余件民俗用品,将人们引入到一个绚丽多姿、充满神奇色彩的民俗艺术世界,让我们领略到竹溪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真了不起!”

在新洲乡楠木林


在新洲乡楠木林
经济转型发展:要与美丽山水经济相结合
14日一早,余春存一行从新洲乡政府码头,坐船一个多小时,来到烂泥湾村。这里水域辽阔,碧水生烟。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树冠相拥的楠木群落,他高兴地对随行的乡村干部说:“这是老袓宗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无价之宝,你们千万要保护好。”
余春存说:“潘口电站截流蓄水后,新洲乡由山区变为库区。今后,要做好经济转型文章,重点要发展美丽山、水经济。一是要在保护好良好生态的同时,将楠木群、郭家洲、樊停等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发掘、进行包装、进行推介,尽快使‘高峡出平湖’的新洲以其深厚的人文文化、水运文化和丰富而崭新的旅游资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新亮点。二是新洲库区境内达50公里左右,水质清澈,适宜发展水上养殖,要引导群众由过去的‘山民’向现在的‘渔民’转型。”
“要让生态养殖、自然养殖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新亮点。”余春存说,“我县山区变库区的乡镇较多。前些年,鄂坪、龙坝、兵营等乡镇群众顾全大局奉献无私,牺牲自我,促进了竹溪经济发展。我们要引导他们始终把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水上养殖等生态农林水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功能完善、发展活力强劲、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家园。
经济发展如何转型?是余春存这次调研的重点。他说:“经济转型,是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既保证速度,又确保质量?我们要紧紧抓住‘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机遇,把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生态城镇示范区’和‘省际物流集散地’作为重要支撑。”
余春存说:“一要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建设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国有林管护、低产林改造、石漠化治理、竹房城镇带生态治理等工程,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0%、植被覆盖率达到86%。二要培植生态经济,助推跨越发展。按照 “南特北茶、适度兼抓”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培植油茶、核桃、药材、茶叶、魔芋等特色种植基地,科学开发特色资源,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做好农业特色化、工业多元化、林业高效化、资源循环化的生态产业大文章,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机遇,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域主流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开发、挖掘和包装宣传力度,着力塑造鄂西北原生态旅游基地品牌形象,逐步将竹溪打造成绿色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在新洲乡楠木林
干部队伍管理:要与教育和惩治相结合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余春存这次工作调研的又一重点。他说:“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和县委‘实施意见’出台后,县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总体情况是好的,‘县委牵头、部门配合、干群参与、统筹兼抓、防控并举’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多数单位干部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工作成效明显提升,勤政廉政氛围比较浓厚。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参差不齐,工作合力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极个别单位、少数领导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和县委“实施意见”学习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上班迟到、早退,干私事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干部行政执行力不高,工作效能不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工作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工不出力;极个别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生活作风不检点,工作作风漂浮。还有超标准接待、公车私驾私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单位反对奢侈浪费、勤俭节约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余春存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和实施意见,结合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工作要求,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着力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整治工作,着力整治党员干部 “庸、懒、散、软”等行为。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加强对中央、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规定和实施意见的监督检查,督促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认真落实。坚决查纠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余春存指出,要深化专项治理,着力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督促全县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入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礼金、利用婚丧嫁娶事宜收钱敛财等问题。
余春存着重强调,在干部队伍管理上,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定规矩、明责任、重落实”的要求,严格管理干部。过去,县委在干部管理上有些“失之以宽、失之以软”,总是考虑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对少数干部的一些不良作风没有及时“亮剑”,从而导致少数干部错误的认为县委的善意为软弱,仍我行我素,滋长了不良风气。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不是保护干部,而且是害了干部。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关于加强干部作风的有关要求,坚持教育和惩治相结合,对闯“八项规定”这根“红线”的党员干部坚决按照中央“先治标,为治本争取时间”要求,依纪、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调研期间,余春存还对党建、社会稳定及秋季农业生产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新洲库区一角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