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风景这边独好

时间:2013-09-14 19:57:31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县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走笔
通讯员:王延兵李爱民
竹溪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07年,1984年定名为县实验小学,1995年评估为省级合格实验小学,2003年评估为市级示范学校。2011年,随着校园改扩建工程的竣工,全校占地面积已接近20亩,学生3500余名,教学班达53个。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久性话题。那么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是怎样加强德育教育的呢?
创新德育思路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争创“我是校园最美风景”为主线,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习惯良好、特长突出的“最美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确立了培养学生十大习惯为目标(四、三、二、一培养目标)和德育管理十项保障机制(一、二、三、四管理机制)。
十大习惯目标,即以培养学生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十大习惯”为目标。促使学生达到“四好”:说好话、写好字、走好路、读好书;“三会”:会唱歌、会画画、会跳舞(一至三年级),会尊重他人、会懂得感恩、会珍惜时间(四至六年级);“两不”:不乱写乱画讲卫生、不破坏公物知节约;“一自觉”:自觉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十项德育管理保障机制,即建立一支队伍:由学校班子成员、相关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少先队干部组成的德育管理队伍;把好两条主线:以学校政教处为龙头、少先队干部参与的班级管理主线,以值日领导为龙头、值日干部参与的学校管理主线;开展三项评比:每天德育处随机抽查评比,每周安全卫生评比,每月班级量化;落实四项制度:每周升降旗制度,每周班级小结制度,每月班主任例会制度,每学期明星班、文明班、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评选制度。
打造德育队伍
作为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竹溪实小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始终不松懈。学校构建并不断完善了学校、社区、家庭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德育网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用创造性的劳动奏响了德育这永恒的旋律。
建立健全德育机构。挑选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德育干部,各班班主任也是挑选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并成立德育处和心理咨询室,关心、爱护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学校大力开展“十大名师”、“十大优秀班主任”、“十佳文明教职工”、“道德楷模”、“师德标兵”等各项评比活动,先后培养了50余名名师、学科带头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着力培养德育标杆。政教处在各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我是校园最美风景”、“小红帽”队伍培养,让学生有了奋起直追的目标。“小红帽”每天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检查学生“自觉列队进出校,单队靠右上下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放学时,他们在校门口欢送学生回家。课间,他们给予大家纪律上的提醒和行为上的帮助。目前,100余名“小红帽”成为竹溪实小特有的“靓丽的风景”,为全校学生树立起德育的楷模。
大力实施“班级小群体管理”。各班采取自我推荐、民主评议等方式推选班级管理人员,实行值周(值周)班长负责制、各项班级事务责任承包制等,使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成为管理自己、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设德育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改变人。竹溪实小在校园绿化美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校园德育文化氛围的创设。
整个实小建筑规划合理、井然有序。走进校园,红花绿草掩映下的校园让人神清气爽,校园四周栽花种草,校舍走廊、窗台上摆放三百余盆花草,使校园处处绿意盎然。走进教学区,一阵浓郁的环境文化气氛扑面而来,“给学生快乐的童年、给人生以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基础扎实、习惯良好、特长突出”的育人目标醒目。在宣传栏里刊登的“十大名师”、“优秀学生”的事迹及照片,引领并激励着3000多名学生奋发进取。走进教学楼,每一条走道就像一条长长的文化走廊,走廊墙上装帧精美的有孩子们童趣十足的绘画作品,有孩子们一笔一划工整的书法作品,还有孩子们引以为豪的“校园艺术节”节徽征集比赛中获奖作品。走进每一间教室,除了班训班规、奖状、国旗等常规布置,各班级又各有特色。上课铃声响后,优美动听的校歌《快乐起航》让人为之舒畅。整个实小校园,就像一部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教科书,给人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它以无形无声的力量,塑造着美好的心灵,激励着孩子们积极上进。
“我们热爱我们的学校,我们珍爱我们身边的环境,如同关注自己的仪表。我们将尽力做好每一件有利于学校环境的事情,无论大小。”六年级学生鄢雨峰激动的说。
搭建德育平台
活动是德育最生动的载体,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把德育认知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是德育工作产生实效的最佳方法。竹溪实小认真搭建人生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绽放美好人生。
常规活动“新鲜有趣”,学生都乐于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最让学生受启发的精神大餐;每天中午的广播节目总是新鲜又有趣;每天的“经典诵读”活动滋养着学生的道德情怀;每周的班队活动是队员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每学期各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让队员们念念不忘;每年的艺术节、运动会学生都踊跃参与。
“主题月”德育活动主题鲜明。三月的“雷锋活动月”,学生积极争做小雷锋,也让雷锋精神常态化;四月的“爱国主义教育月”,让学生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情;五月的“感恩教育月”,学生通过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在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搓搓手,打扫卫生等“家庭爱心作业”中,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六月的“艺术节活动月”,通过竖笛、腰鼓、毛笔字展示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素养……
艺体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全面开展了以“校园集体舞”为主要内容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并在全县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开办了绘画班、书法班、体操队、腰鼓队、合唱团、竖笛班、电子琴班等特长班;分年级特点开设了特长课,一二年级开设铅笔课,三年级开设竖笛课,四年级开设腰鼓课,五年级开设毛笔课,六年级开设合唱课;2012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两届“校园艺术节”活动,全校师生广泛参入,共展示才艺节目500余个,征集节徽作品100余件,征集学生书画摄影作品500余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同时,学校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活动,在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领域的各项赛事中获各类奖项达500余人次,社会影响较大,公众评价很高。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火如荼。当二(1)班学生刘晓雯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的告诉妈妈自己被评为周‘三星’学生时,妈妈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今年春季开始,学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幸福人生?快乐起航”星级评选、“亮星银行”、“行为规范示范班”创建、“积卡创优”、“成功卡”激励、“争章摘星”等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行一天一量化、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价、一学期一总结评比量化中,让学生在紧张中充满期待。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让学生从挫折中获得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在竹溪县首届“十大美德少年”评选中刘书悦等2名学生荣膺光荣榜。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全体竹溪实小人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多元化的德育工作网络已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已逐步形成,全校学生争做“文明学生”、“最美少年”也蔚然成风。学校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湖北省写字教育实验学校”、 “十堰市德育先进集体”、“十堰市绿色学校”、“十堰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县红领巾示范学校”、“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