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靓起来!乐起来!转起来!

时间:2013-09-10 08:11:51      字体:  打印  播放
——地母庙(人民公园)绿化升级改造见闻
记者杜香平胡雪丽通讯员罗祖志
编者按:城市是一个地方对外展示的名片。如何扮靓这张名片?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省际边贸山水园林城市”和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这个主题,精心谋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城市建设“规划提质、建设提速、管理提效”的目标,今年先后启动了鄂陕大道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升级、溪城中心市场整治、垃圾处理场建设等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城市建设。《今日竹溪》和竹溪新闻网将陆续推出“2013城市建设集中改造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系列报道②,敬请关注。

通往地母庙的水泥路

“安静”了几年的地母庙(人民公园),如今变了!来此游玩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夜幕降临时,通往地母庙的路灯、林中的射灯等齐放光芒,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来此散步、跳露天舞、观看县城夜色等,心情顿时放松,人也变得轻松起来!
地母庙变靓了!地母庙热闹起来了!
7日上午,记者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地母庙,感受它的变化!
林业局通往地母庙游乐广场的道路,已不再是昔日破烂不堪的泥泞道路,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水泥路。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母庙绿化升级改造,是县委、县政府今年对县城背街小巷进行改造升级的项目之一,工程主要是对林业局至图书馆260米的道路进行硬化,路宽为3米,污水管道等全部采取地埋式处理;增加了上下游步道1450米,游步道防护栏200米;增设路灯15盏,林中和景观点增设了射灯等;在图书馆后院墙处新建公厕一座……
听着介绍,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地母庙最为热闹的“主阵地”——滑冰场。当年用水泥修建的滑冰场,已全部改成了光滑明亮的水磨石地板,来此滑冰的人,再也不会因水泥地面不平而苦恼,尽可放心大胆地滑。
滑冰场前那块破烂不堪的场地,已全部硬化。一位管理员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和晚上来此跳舞锻炼的人正逐渐增加。
紧靠滑冰场后的那个曾经被圈了起来的地方,已全部被拆除,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负责此项工程的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主要是建成一个供人们自由休闲的场地。场地内设有长条椅,供走累了的人在此休息、观赏池中的景色。讲到池中的水,他告诉记者,这个水池是一个天然水池,池中央有一个山泉水口,常年向外冒水,保证了池里的水四季不干、不变质……

林荫山路


地母庙山顶圆形游步道

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向前行。在此之前,有人告诉记者,地母庙最大的变化,当属上地母庙山顶游步道的变化。
沿着图书馆院墙外向前走,新建的地母庙公厕展现在眼前。公厕主体工程已完工,工人正在装修。
再向前走时,眼前一亮,昔日那条通往山顶的羊肠小道已改成了游步道,石板铺成的台阶,一步一步通向山顶……
走在这条用石板铺成的游步道上,心情舒畅。记者一边向前走着,一边仔细观察着,上山的游步不是一条,而是四通八达,不论走哪条路,都能通往山顶,也能顺利地回到山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游步道,全都是因山就势,顺其自然,绕山的那么多条游步道,没有砍伐一棵树,没有破坏一块绿地。
上山的路途中,有供游人休息的地方。来到山顶,游步道则巧妙地变成了一个“○”型,既保护了山顶自然景观和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根基,也为上到山顶的人创造了观赏县城“全景”的条件。
站在山顶观看县城“全景”时,记者得到一条消息,为丰富地母庙的树种和补齐“秃顶”的地方,建设者先后在林中栽植了石楠、碧桃、樱花、红叶李等大小苗木1.1万多株。
记者在抓拍游人走过幽静的林中石板路时,听到了两位游人的对话,他们说:
“以前走在这里,一直担心有蛇会从草丛中突然钻出来。现在好了,宽敞的石板路走着实在、放心。”
“是啊!现在的地母庙变靓了,变舒畅了,四通八达的游步道,让人‘来去自由’了!”

游玩的一家人


工人正在加快施工


通往地母庙的游道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