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发改杯”有奖征文:发挥金融机构作用 支持竹溪绿色崛起

时间:2013-09-09 09:59:13      字体:  打印  播放


点击图片查看征文启事

李睿婷

《今日竹溪》9月9日讯:今年5月,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授予竹溪“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发展大旗。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既为竹溪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方向,也为竹溪金融工作提供了更加明晰、更加广阔的舞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搭建了新的平台。
一、竹溪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为金融绿色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生产要素集聚必将带动金融要素集聚。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经济要素的聚合必将带动金融要素聚合,金融要素的推动必将促进“绿色崛起”,从而形成“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绿色崛起金融崛起”的互利共赢局面。
实施“绿色崛起”必将带动金融崛起。在“绿色崛起”的大背景下,决定了“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必然会带动经济总量的快速攀升,地方综合实力的增强必然带动金融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宽裕必然带动金融资金的宽裕,各类企业、各类发展主体经营效益的提高必然带动金融效益的提高,竹溪的快速崛起必然带动金融的加快崛起。
政策叠加效应必将带动金融叠加效应。竹溪实施“绿色崛起”战略面临着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两圈一带”战略、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竹房城镇带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这是竹溪发展史上难得的黄金机遇期、政策叠加期和加速发展期。金融部门只要顺势而为,善用政策,就能借梯上楼,借帆远航。
二、金融支持竹溪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金融支持绿色崛起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二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合理,支持绿色崛起的能力不强;三是金融结构调整步伐缓慢,银行信贷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四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竹溪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积极作用
创新思想观念,全力支持绿色崛起。金融部门应以竹溪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着力突破思维定势、条条框框、环境制约、条件门槛,树立“一切为了绿色崛起、一切服从绿色崛起、一切服务绿色崛起”的新理念,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开放的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在区域性对接中的大融合、大开放、大发展。一方面,要把握机遇,主动介入,适时跟进,做好“项目储备”,争取省级金融支持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1981亿元的授信“蛋糕”更多的切向竹溪。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做好“梯次支持”。要按照开放开发项目的成熟程度和发展进度制定分年度、分阶段支持计划,分步骤予以实施,确保重大发展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骨干龙头企业融资需要。
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县内金融机构不仅要支持“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更要关注扶持“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要适时向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推出中小企业的受益信贷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金融部门和企业要探索担保与反担保、担保与联合担保的路子,在扩大抵押、放宽期限、放大倍数上找出路,在应收账款、房产、土地、山林权证、机械设备、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等物资上寻求新的抵押方式,要推出“一企一策”新的信贷产品,不断扩大信贷规模。
创新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绿色发展。一是加大现有政策性银行对绿色经济的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弥补绿色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二是建立“竹溪绿色发展信贷公司”,以财政资金和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对县内绿色产业、低碳节能项目、绿色环保企业提供长期、低利率的信贷资金和相关金融服务,弱化金融企业的逐利性,降低金融风险,并达到引导商业性机构跟进的目的。三是建议设立绿色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以及农业技术突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投入。(作者单位:建行竹溪县支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