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林
《今日竹溪》9月2日: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授予竹溪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发展大旗。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竹溪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对竹溪发展方向的一个准确定位;更是立足竹溪县情实际,凸显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必须抓好县域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来助推示范县建设。
一、解放思想,推进招商引资,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增添活力。推进招商引资,吸收引进外来资本,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竹溪在绿色产业上,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抓住机遇,把握优势,发挥作用,变边缘为前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立足竹溪实际,拓展招商思路。在招商方式上注重由粗放招商向精细招商、单体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区域招商向行业主题招商、政府招商向政府引导企业共同招商的转变。在投资环境上进一步加大优化力度,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也要敢于尝试。注重在资源配置和激励措施上采取更加灵活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二是围绕产业定位,转变招商观念。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行政手段、社会关系、自然环境,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以资源换投资、以资源换项目,以资源换产业,突出特色引外资、招大商、大招商。三是强化招商队伍,促进深度招商。进一步强化九大产业化招商办职能职责,打造信息搜寻、信息分析、接洽谈判专业团队,获取市场海量信息、发掘市场热点,按照“引外不排内、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广泛联络,双向互动,着力提高招商水平和实效。四是利用乡情真情,推进回归工程。加强与竹溪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联络,继续把实施“回归工程”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梳理和邀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支援家乡建设,力争做到资本、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回归。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政策条件,培植投资沃土。在招商上出大力、下苦功,引资上给政策,服务上加力度。
二、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发展,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提供支撑。从县域发展的实践经验看,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具有高财富积累率、高就业率、高税费率、高利润率和高产业关联度等“五高”优势,在富民强县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就竹溪而言,工业小、散、弱,难以靠自我积累发展,最现实、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依托现有的资源和企业,广泛吸纳生产要素,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注重工作策略。把工农对接作为发展特色工业的重中之重,落实到工业生产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设适度规模的农产品基地,解决魔芋、黄姜、蚕丝等农产品加工型产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培育新型产业。把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作为弯道超车的加力器来培育,形成传统产业出特色、新型产业出效益的两极发展模式。三是加强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通过对现有企业当年固定资产的贴息、企业联保等措施加大融资服务,推进企业的收入倍增,使一批规模企业成为亿元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设,加大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激励措施,从事后奖励变为事前服务、事中扶持、事后激励,推进一批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力争提前完成全年小进规的任务。
三、集中力量,积极引进项目,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夯实基础。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崛起。当前,各级各地都在积极谋划招项目、引项目,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和项目意识,迅速行动起来,把引进、争取项目作为当前一件头等大事来抓。(作者单位:竹溪县政府办公室)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