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西关街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现西关街房屋破乱不堪、群众居住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安全隐患异常突出,大多数古建筑被毁坏。2012年,竹溪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西关街改造工程,改造面积近600亩,主街全长1910米,总投资近28亿元。为把这件好事办好,竹溪县严把“四关”推进此项工程。
一是严把规划关。在西关街改造规划上,县委、县政府按照复古与更新的原则,在城中修建太极路网和龙形水系,复建甘露寺、湖南馆等文化景点,房屋保留明清风格,同时配套完善商贸、就医、上学、停车、入厕等功能设施,使改造后的西关街仿古如古,展现明清时期历史风貌,把西关街包装打造成4A级景区,建成后与偏头山、楚长城等旅游景区有机串联起来。
二是把好政策关。准确宣讲政策,由房管局等相关部门对征收工作人员搞好征收政策、征收程序、工作标准等系统培训,把文件精神吃透,把政策宣传到位;严格执行政策,要求所有参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尤其是补偿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突破,做到政策前后一致,一碗水端平;科学完善政策,对西关街改造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由县委、县政府和指挥部会商稳妥调整和完善,确保政策科学、合理、依法。
三是把好质量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明确参建各方责任,对每一施工项目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从工程质量、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四是把好稳定关。公安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经常深入实地,及时掌握居民的思想状态,了解他们的真实愿望,加强各类矛盾的排查和梳理工作,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截止目前,西关街改造没有发生大规模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指挥部宣传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