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华
《今日竹溪》8月16日讯: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市委、市政府把“十堰市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大旗授予了竹溪,这既是对竹溪的重托与信任,也是对竹溪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得靠我们各行各业齐心协力,从我作起。那么,作为在经济建设中充当“先行官”的公路行业,就得从打造“环保公路”做起。笔者仅就如何打造环保公路及环保公路对推动“绿色崛起”的重要作用谈谈看法。
抓好站场建设让“环保公路”有保障
为了节约能源,让公路养建更环保,县公路局在举债的情况下投资近600万元,建起了竹溪第一座大型清洁环保式沥青拌合站。目前,拌合站已进入调试生产阶段,填补了竹溪无大型清洁环保沥青拌合站的空白,能保障县城周边70公里之内所有油路养建所需沥青料的拌合。同时,该局又挤出资金20万元,租用了扬家扒农场一块空地建设防洪抢险应急中心,以保障在大汛期间公路畅通无阻;为确保公路取料少污染少占地,将原来几十个零星分散的小料场全部关闭,计划集中建设几个上规模的大料场,以保证全县公路养建所需砂石料。
引进推广新技术促公路养建更加节能环保
在公路大中修、小修保养工作中,县公路局逐步引进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水泥路面就地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厂拌泠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水泥路大修“白加黑”、用乳化沥青修补油路和坑槽、橡胶沥青等一批新型的环保节能技术正计划逐步引进试用;大力推广普及正在运用的稀浆封层、太阳能油池、废旧油层再生利用、在公路改建过程中利用裁弯取直废弃的路基改路还田;当公路穿过山岭时尽量多打山洞、保护好山体植被、跨越河道需架桥梁时,全面采用“预应力、空心板”等节能环保式新型结构,让新科技在节能环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采用“生态固基法”将公路变成绿色长廊
“生态固基法不仅能够稳定路基、减少山体滑坡、保持水土,而且能够美化公路、让公路变成绿色长廊,是一项切合山区公路养护实际、节约资金投入、环保治本的新技术。它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便于推广,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植树铺草。在沿公路内外两侧可选择香樟、羽贞、塔柏、紫微等比较各贵的风景树种栽植,栽植在公路边坡上的可选择刺槐、柳树、七二杨等购苗成本低,成活率高,根系发达而又速生的树苗,另在树苗间距中播下矮小、根系发达的草种,根据边坡的坡度大小,一般可从公路边缘算起,将公路内外的护坡上各植树铺草5-30米宽。若在松软的滑坡地带,只要条件允许,可将所有的滑坡地带全部植上树、铺上草,这样更有利于稳定公路护坡。
开沟截水。不少滑坡是由于长期渗水而形成的。解决陡坡上渗水的办法就是在坡顶或坡中等地表水较为集中的地段开设截水沟,将地表水彻底拦截,引开滑坡地带,这种截水沟必须用水泥砼浇筑,千万不能让拦截的地表水又从水沟底渗漏到地下。
坡底挡土。在山区,许多高山公路边坡上下滑坡距离很远,单从公路内外做挡墙是无法挡住滑坡层的。在这些地带,应该找到滑动的坡底,从坡底做上浆砌挡墙,挡住滑坡带,起到稳定滑坡层的作用。
拦沙挡墙。许多高山公路跨越的一些山间小沟,天一晴沟里是干得没有一滴水,一旦山洪暴发,洪水卷着公路内边坡上冲跨的泥石流全部堵在了公路上。有时,一堆泥石流就能蔓延堵塞几百米长的路面。若在这些地段山间小沟的中间做上几道拦沙挡,不仅可以中途拦住洪水冲垮的泥石流不上公路,还能够起到保护公路内边坡的作用。
“生态固基法”的推行,不仅有利于稳固山区公路护坡、稳定路基、减少公路边坡坍塌、降低公路水毁损失、提高山区公路的抗灾能力,而且有利于公路环境保护和维护路产路权,为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提供可靠的保证,使公路与沿线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加和谐,更好地服务方经济建设。
总之,打造“环保公路”,是公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绿色崛起”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单位:竹溪县公路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