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县职校:用心用力定能克难攻坚

时间:2013-08-08 13:46:29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者 胡雪丽 通讯员 余志雁)“我们职校包保队队员年纪都偏大,但接到西关街征迁改造包保任务,大家不仅毫无怨言,而且都尽心尽力地工作。有这样的工作搭档,我感到很欣慰。”26日,记者在采访县职校包保队时,该工作队队长沙青海说。
据了解,县职校包保队共有4名队员,年纪都在五十岁上下。其中,柯昌久和邱泽林都曾是新洲移民工作队、“四联四帮”工作队、“三万”工作队和高速公路工作队队员。在其他包保队眼里,县职校包保队的4名队员是他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我们工作队包保的被征迁户一共有6户,截止到7月26日,已完成签约手续的有5户,还剩1户暂未签约。我们已与这一户户主取得了联系,并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估计很快就能签约。”刚从包保户家赶回来的包保队员柯昌久边擦拭着满脸汗水边高兴地说。
“你们参加过很多移民搬迁包保工作,有很多宝贵的征迁工作经验,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记者说。
邱泽林很肯定地说:“要做好群众工作,也没什么窍门,就是要用心、用力。我们在身体和年龄上不占优势,但我们坚信,只要肯干就能出成绩!”
接下来,该包保队队员们具体讲述了他们在此次西关街征迁改造包保工作中的成功事例。

6户被征迁户中的汤某,刚开始因对征迁政策持怀疑态度,所以他对职校包保队的来访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于是,该包保队的队长沙青海就带领队员们,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不论天晴下雨,不畏炎热酷暑,持续不断地轮番深入汤某家宣传征迁政策、完善签约手续、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相关矛盾,从根本上打消了他的顾虑。一天,他主动给包保队打来电话要求签订征迁协议。事后,每当别人说起他签订征迁协议的事,他总是倍感愧疚地说:“不要说我通情达理,不要说我积极支持和配合……西关街征迁改造是这么好的事儿,我竟这般固执,真是越老越糊涂啊……”
被征迁户熊某,一直迟迟不配合包保队的工作。为了打开他老人家的心结,该包保队队员们就四处打听他的亲戚、朋友及社会关系,最终以“投亲靠友”的工作方法,巧妙地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顺利地签定了征迁协议。后来,为了感谢包保队队员们耐心、细致地工作,熊某在离开竹溪去上海的前几天,三番五次的邀请包保队员们一起吃顿感谢宴。包保队队员们虽然认为有些不妥,但当大家彻底弄明白她的真实想法后,心里感觉甜美无比。
“我们走访入户,说话做事,不仅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指挥部的形象,同时也代表县委、县政府的形象,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用力,而且要用心。”沙青海再次谈到他们包保队做好征迁包保工作的经验。并且,他还坚定地说:“接下来进入攻坚阶段,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出色完成西关街征迁改造包保任务。”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