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雪丽 通讯员 余志雁)自西关街改造工程包保工作开展以来,公积金办包保队热情入户走访、认真宣传政策、细致锁定实物、严把政策程序,想方设法、设身处地为被征迁户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不仅令其他包保队佩服,也让包保户赞不绝口。于是,8月1日,记者在西关街前线指挥部采访了公积金办包保队队员孙永平和唐呈祥。
“我们单位在西关街改造工程包保工作中共有6户包保对象。截止7月底,已签订征迁协议的有5户,还有一户很快也将签订协议。”孙永平微笑着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是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公积金办包保队队员们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着实让我们敬佩。无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夜他们经常在包保户家里忙到很晚才回来。”就业局包保队队员柏林向记者介绍道。
通过深入采访,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公积金办包保队的相关先进典型事迹。
家住西关街的王某在北京某建筑工地打工。为了将征迁改造政策宣传到位,孙永平和唐呈祥不仅每天到王某家里向其妻子做宣传,而且还在王某下班时间通过电话给他解释相关政策。“包保队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服务特别贴心,让我们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心里感觉很温暖。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支持西关街改造工程,我专门请假赶回来了!”王某极其真诚地说。
一直对西关街征迁补偿政策心存异议的被征迁户王某某,在公积金办包保队的真情感召下,7月底的一天,她主动要求签订征迁协议。而此时,孙永平不仅生病了,且正在单位忙活迎接市检工作。可当他听到王某某要求签订征迁协议的消息后,他忍着病痛,放下手头的重要工作,带齐相关材料和工作用品,赶到她家完善了签约手续。
被征迁户陈某在高桥做生意,白天都在门店里忙活,晚上才回家。为了不影响他做生意,孙永平和唐呈祥就选择晚上休息时间到他家宣传西关街改造意义、讲解补偿安置政策、测量房屋面积、登记实物数量。陈某在全面了解了征迁政策和相关操作程序后,他于7月9日晚上11点决定签订征迁协议。随即,孙永平和唐呈祥连夜赶到他家完善了相关手续。“像他们这样肯吃苦、有责任心的干部我们放心,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再犹豫的了!”陈光彩很是信任地说。
“房子犹如老百姓蔽体保暖的小棉袄,没有它谁还有心思去考虑其它的事情呢?”孙永平说,“老百姓的种种顾虑和担心都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如何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就需要我们深入群众,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充分理解他们的苦衷,广泛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竭力多渠道想方法、找对策,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